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海魂 > 作品相关 (2)

作品相关 (2)(21 / 22)

工业基础之外,支撑着帝国海军的还有庞大的科研体系。而为了能够尽快让科研成功应用到武器装备上来,大部分的科研机构都是工厂的一部分。

造船是海军最重要的工业基础,而在所有的甲类与乙类造船厂都有独立的船舶研究所(部分丙类造船厂也有船舶研究所,而且根据各造船厂的规模,实力,这些研究所的规模与实力也不一样)。飞机制造也是一大重点,因此每家飞机厂都有自己的航空研究所。弹药,车辆等等工厂都有着类似的机构。

在鼓励工厂提高科研能力方面,帝国采用的是奖励方式。每年的研究成果,以及这些成果的利用率(这是最为重要的)都是用来评定各研究所下一年所能获得的军用研究经费的关键因素。拿造船为例,如果某船舶设计所的方案被采纳的话,那就将获得一笔丰厚的设计经费,而且其他造船厂如果要建造这类战舰,就必须要向设计该类战舰的造船厂支付一成到两成的盈利。在战时情况下,这是工人与研究员领取配额的标准,同时,完成设计的造船厂将在战舰建造时获得优先保证。而战舰最终的产量也将决定船厂里所有人员的福利待遇。

除了这些直接由工厂负责的研究机构之外,海军还有另外三十多家独立的科研机构,这些科研机构都得到了海军研究经费拨款(部分是与陆军共同资助的),而这些科研机构主要从事的就是一些难以迅速在生产中利用起来,同时又具有重大意义的基础性研究,比如船舶用动力系统,发动机(这主要是由工厂承担的),新的化工工艺,电子技术,材料技术,医学等等。这些研究都很难直接利用在战争上,但又直接关系到了战争的胜败,是一支军队,一个国家的基础。

从这一整套的工业,科研体系可以看出,帝国的军事机构实际上已经与工业,科研机构整合到一起了。在战争时期,工业就是军队的四肢,科研是军队的翅膀,离开了哪一个都不行。而为了尽量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将工业与科研力量动员起来,由军队直接负责相关的工业与科研机构,这也许是比通过政府干预,或者是民间自发组织更为有效的办法吧。当然,这也只是战时情况,和平时期,这一套管理体系就不再适用了。

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套强大,完善的工业与科研体系,帝国海军在装备的研制与采购方面与别的国家的海军有着巨大的差别。

从根本上讲,帝国海军对新技术的追求是最为强烈的。从最初的“两强标准”,到现在的“一强标准”,帝国海军的相对规模一直在缩小。在无法保证拥有足够多的战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