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挑拨(2 / 4)
起一阵窃窃私语,朱常洛眸光变幻,忽然笑道:“石大人一心为国,忠心可嘉,只是这一路往来奔袭,听说你素来体弱,不宜多动,且静养吧。”
群臣中响起几声微不可闻的嗤笑声,石星的脸瞬间红得有些古怪。李如松忽然踏上一步道:“微臣保举兵部侍郎宋应昌宋大人为辽东经略。”
和身材高大美颜长须的石星相比,宋应昌无论从官职或是相貌来看,这都不是一个两个的差别。太子刚刚否了石星,那宋应昌就更不行了,就在群臣们都以为太子必定不许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就依李大人所请,只盼二位文武齐心,合力破敌御虏,早日得胜还朝。”
脸涨得通红的石星一口老血几乎都快要喷在地上,死死盯着李如松和宋应昌,恨不得上去咬上两口才解恨。
这几日朝内朝外一片忙乱,户部、兵部、吏部忙得团团乱转,各种人事调令,军费准备忙了个一塌糊涂,幸亏内阁能干,申时行和王锡爵都是久经大事的老臣,有他们二人坐镇,一切都在乱中有序的快速进行。
六月天气如同下火般热,但比火更热的是人心。
到了这个时候,除了瞎子,但凡是长眼的人都能看得出来新任辽东提督李大将军对于这次出兵援朝的必胜决心,调令如泼水般发将下去,理所当然的第一个调令就是给他自已。事实上辽东铁骑并非只由李如松一人指挥,而是分由几人统领,除了李如松自已掌管有三千人外,他的弟弟李如梅、李如桢、李如梧以及心腹家丁祖承训、查大受等都只有一千余人,合起来总计不过一万多人。
辽东铁骑当仁不让的成为他征调第一军,作为大明最为精锐的骑兵部队,辽东铁骑的人数出人意料的不是很多,但是百战百胜的辉煌纪录让任何一个人都不敢小觑这支队伍的战力。
征调的第二军,李如松亲自进宫见太子朱常洛,上疏请求调吴惟忠一同参与援朝平叛。
对于这个请求,朱常洛没有立即答应,而是命人将这份奏疏拿给吴惟忠看,并留言任其自决。据说吴惟忠想了好久,终于还是决定参加。消息传回宫中,朱常洛叹了口气,随即下旨批示同意。李如松大喜过望,有了吴惟忠和他手下四千戚家军的相助,对于这次征朝,李如松心中胜利的砝码又增加了不少。
在征调辽东铁骑和戚家军之后,李如松犹不满足,军令发如走马灯。自万历二十年六月起,蓟州、保定、山东、浙江、山西、南直隶各军接连接到调命,一齐向辽东集结会师,自此援朝军队终于组建完成,以宋应昌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