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江淮掩有十四州,南北相争今何姓(八)(2 / 6)
。”
“然军师打算何以拯救时局?”王朴问。
“先生难道不知?”莫离问。
“朴如何得知?”王朴道。
“且问先生,淮南屡次增兵江北,江淮之战如此困难,我等能依赖者,何也?”莫离问。
王朴怔了怔,吐出两个字:“大唐!”
莫离笑了笑,“这就是了。”
……
滁州,全椒县。
吴军主帅王会,副帅王彦俦,骁将李建勋、刘仁赡、柴克宏等,在全椒县县寺议事。县寺者,县衙也。
“我军以数万铁甲,出和州北入滁州,初战全椒县,北贼望风而遁,我等兵不血刃,取得首捷,乃大吉兆!”王会容光焕发,颇有老骥伏枥之态。
“此番攻占全椒县,不仅因为我军势不可挡,依末将看,北贼久战兵疲,战力已是大打折扣——自北贼侵入江淮,还未有不战先逃之例!如是观之,北贼不足惧,滁州必易得!”王彦俦也口出狂言,以此来激励士气。
李建勋抱拳慨然道:“北上滁州,一日可至,末将请为先锋,为大军夺得此城!”
王会大笑道:“将军有此壮志,诚可嘉也!”
刘仁赡、柴克宏相视一眼,不约而同请战,“攻打滁州,末将请为先锋!”
王会心怀大畅,“有诸位将军出战,滁州焉能不克?”
王彦俦笑着附和,“如今滁州已成囊中之物,诸位将军请战,是为探囊取物也,此战必胜!”
其他将领也纷纷请战,一时间房中尽是金戈晃动之声,男儿豪烈之气不忍直视。
……
庐州巢县与和州含山县交界处有一关隘,名为东关。
巢湖之南,长江之北,庐州与和州交接处,有一片山区,东北-西南走向,东关,即扼守此处之军镇,分割庐州与和州。
三国时,此乃吴、魏角逐之要地,至南北朝,仍为军事重地,隋唐以来,逐渐废弃。唐军入江淮后,王会退守和州,便重修东关,以拒庐州。只不过庐州并无唐军太多兵马,呈现的是守势,从未向和州用兵——唐军用兵和州时,都是从扬州、滁州这样有重兵的地方进军,故而东关虽有守卒,却是不多。
乌江县在和州东北,东关在和州西南。
一支唐军自庐州南下,过巢湖,两日间急行军百三十里,于这日黄昏时抵达东关关前。
这支军队人数五千左右,其中骑兵千余,面孔大多年轻,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