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戚虎(2 / 5)
只能捏着鼻子承认,不但对家丁这种私人武装采取认可态度,甚至给家丁封官带俸,承认这种兵为将有模式的合法地位。
这些家丁属于武将私人所有,忠诚度属于将主而不是朝廷,武将调动家丁要跟随将主离开或者解散,朝廷没办法控制。
戚继光坐镇蓟镇,背靠张居正这棵大树,掌握练兵大权,每年过手粮饷以数十万计,在江浙又广有人望。如果想养家丁的话,即使不李成梁,也能轻松养个两三千人没有压力,朝廷也不会见怪。
可是戚继光却是九边唯一不养家丁依旧能打胜仗的将军,从招募义乌兵开始,到眼下蓟镇练兵,戚继光练兵不下十万。所练人马是朝廷官健,寄饷于地方,受朝廷控制,无一兵一卒为戚家私兵家丁。所谓戚家军的说法,是民间以将主姓氏称呼军队的习俗,与岳家军一样,并不意味着那些部队真是私人武装。
别看戚继光目下坐镇蓟门带甲十万,可是朝廷只要一道圣旨,可以收缴他全部兵权,把他随意拿捏。历史在张居正死后戚继光被清算,是一声令下把他从京师调到广州,只给一个月期限,戚继光得乖乖单身任活活累死,绝没有拥兵自重颉颃朝廷的迹象。
将官如此,士兵亦然。在骄兵悍将动辄殴辱官发动哗变的边军里,浙兵也可以算作一道清流。在原本历史,万历援朝战役期间浙兵因五百两赏银问题与李如松发生冲突,导致在蓟门被自己人屠杀,数千转战高丽与倭寇浴血撕杀的东南健儿未曾死在扶桑人之手,反倒死在自己人刀剑之下。事后浙兵袍泽表达不满的方式不是造反哗变,而是向朝廷告御状辩诬,官司输掉之后也默默承认结果,没有闹事谋反,直到浑河血战流尽最后一滴血。起哗变投敌的登州营,在忠诚这一层面不知强出几许。
这种部队当然不是天生的,事实义乌兵在经过戚继光训练之前,可是大规模械斗能待续半个月,地方官府不敢介入的剽悍存在。戚继光能把这么一群剽悍野蛮的乡民训练成屈死不造反的优秀士兵,足见戚继光本人的才具。
这种才具已属难得,更难得的是,戚继光并没想过利用这种才能为自己谋取富贵更没有不臣之心,他练兵打仗的目的既不是自己功名富贵,也不是青史留名。而是单纯为了保证大明江山稳固永远姓朱,这一点与张居正以及范进算是志同道合。
从嘉靖时期,明朝的臣武将都热衷于出版兵书,在图书市场兵书向来是个热门题材,只要不往土司那里送没关系。大家编写兵书的目的,或是贪名或是图利,只有戚继光编写兵法是为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