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大改革(3 / 4)
意……以政事堂统领六部,总揽中枢大权即可!”
王宁安斟酌着,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文彦博道:“那何人为相?”
“以尚书左右仆射为相,首相兼任门下侍郎,挂昭文馆大学士衔,次相为尚书右仆射,兼中枢侍郎,挂集贤殿大学士衔,参知政事挂尚书左右丞,行副相事。”
还真别说,让王宁安这么一说,大家都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其实大可以舍弃拗口的尚书左右仆射,门下中书侍郎,但是为了照顾传统,也只能如此。
这么改之后,有一个很明显的好处,那就是宰相变得名副其实了。
比如以老文为例,他现在是首相不假,但是他的正式官衔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说穿了,还是个临时工,只不过是大宋最大的临时工。
改制之后,他就是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昭文馆大学士,是正儿八经的中书门下主官,名正言顺,而且成为正式官员之后,有个最显著的好处,那就是任期有了保证,三年一任,如果没有意外情况,皇帝也不能随便罢相……
文彦博是个人精,他盘算了一下,改制的好处的确很多,没准是因祸得福,他的权力能更进一步呢!
文相公有个优点,那就是灵活!
见到了好处,这位绝对不会迟疑。
“王相公,那你看其他的衙门要怎么办?”
王宁安道:“方才介甫兄讲了,唐代的六部是挂在尚书省下面,依我看不如直接挂在政事堂下面,反正唐代的时候,也是这么干的,本朝也在中书门下设立了吏兵户刑工各房,索性就把各房升格成六部!”
王安石在一旁抚掌大笑,“王相公的提议好!我大宋虽然名义上有六部,但六部的实际权力都被分割出去,这一次正好收回!”
首先是执掌百官升迁考评的吏部。
需要将审官院、流内铨与三班院的权力收回,统归吏部尚书执掌。
光是看这一个吏部,就能明白大宋的官制有多操蛋。
一个衙门愣是给分成了三个衙门,叠床架屋,官员多了何止数倍!
其他各部也是如此,户部需要收回三司,司农寺,司水寺,都水监等衙门的权力。
至于刑部,需要收回审刑院与纠察在京刑狱司等处的权力。
礼部也要收回太常寺,礼院等衙门的权力。
……
将六部梳理一遍,不难发现,几乎每个衙门都被架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