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六章 俊杰何其多(3 / 4)
鹏举,非但不是浪得虚名,说不定比传言中还更高一筹! 痛定思痛,管宁突然心中一动,原本已经绝望的心中生出了一丝希望,有这样的豪杰在,青州还有希望,还没到放弃的时候! 武安邦等武将则是彻底傻眼了,原本他们对太史慈是很不屑的。原因很简单,这小子太狂妄。 突围进城很了不起吗?贼军虽多,但营盘扎的却不算严密,想混进混出又有何难?结果就是因为这么点小功劳,这小子就放出大言,说什么给他一千兵马,他就能击败贼众! 这不是胡吹大气是什么?既然要吹,他干嘛不吹得更大一点,比如给他一千人马,就能平定青州,拯救大汉什么的? 好在孔使君英明,没被这个小子骗了,都昌城才得以保全。 这段时间,太史慈在都昌城已经成了笑柄,吹牛者的代名词,只有开玩笑的时候,才会有人提起他的名字。 然后,太史慈再次出现……他带着不到一千骑兵,打得管亥全军覆灭,顺便还生擒了管亥,嗯,在生擒管亥的行动中,他甚至都没亲自出手,而是委派了一个斥候队长………北海将校们除了张大嘴巴,瞪大双眼,哑口无言,还能如何? 就算有几个不怕死的,看过太史慈和徐庶短短一个照面的过招后,也彻底死了那份心。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武艺这东西可是做不得假的。 当时太史慈显然是动了真怒,探手那一抓,隐隐间有风雷之音,说是势若奔雷,一点都不为过。换了在场的北海将校,没一个人敢说能招架得住,结果,徐庶举重若轻的避开了,招架的招式,一点烟火气都没有,不懂行的人,可能还以为两人在互相谦让呢。 强,实在是太强了。 孔融开始打圆场,微笑着说道:“子义,还有这位……” “鹿门山庞公门下,颍川徐福,见过文举公。”徐庶微微一笑,报拳施礼。 他长得本就俊秀,特别是在笑起来后,阳光一下就写满了脸,虽然身上穿的破烂,但给人的感觉,却像是翩翩浊世的贵公子一般,引得一众名士心中都是赞叹不已。 文武双全,仪表不凡,泰山军中,俊杰何其多也。 “原来是德公门下,难怪出言不凡,言之成理呢。”孔融恍然道:“子义也是我青州的少年俊彦,二位应该多亲近才对,不要因为一时误会,伤了自家人的和气。” 在军略智谋上,孔融跟徐庶二人根本没法比,但在人情世故上,他比王羽还要高上几筹。七岁就知道让梨邀宠的人,情商怎么可能低得了?凭着对太史慈的了解,他一眼就看出了症结所在。 “文举公说的是,原是福自顾着逞口舌之快,以先见为主的想法,冒犯了子义将军,抱歉之极,请将军多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