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六章 俊杰何其多(2 / 4)
进出管亥的连营,两月间,奔波往返渤海,泰山,北海数地。王羽慧眼识英才,又有魄力,任用为将也不稀奇。 以此子的武艺,胜过管亥同样也不足为奇。 孔融心中略有几分遗憾,但更多的却是欣慰,毕竟是他先发现并任用此子的。世人皆知,被王鹏举看重的人,都是上将之选,自己多少也能落得个有先见之明之类的评价,至于其他……虽然偶尔会犯糊涂,但基本上,孔融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没有争雄天下的志向,自然也不会因为错过招揽上将机会这种事而感到懊恼。 反倒是因为太史慈的关系,他和王羽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了一些,总体而言,就是件好事。 然而,等他想通此节后,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另一个令人惊秫的消息砸晕了。 生擒管亥的,居然不是太史慈,而是那个跟太史慈据理力争的少年! 那可是管亥! 这种事可能吗? 孔融也罢,北海的名士和将校们也罢,初听之际,都觉得难以置信。这少年又不是王鹏举,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事? 可是,地上那个被捆着扔在一边,动也不动,生死不知,也没人理会的,不是纵横北海,斩将夺旗所向披靡的管亥又是哪个? 尽管此人头上身上都是血,狼狈不堪,完全没有当日纵横无敌的威风劲,但他给北海众人留下的印象太过深刻,又哪里会认不出? 随着争吵的升级,令人震惊的消息如海潮一般,一波接一波的向北海众人袭来。 生擒管亥的是个少年,这个少年只是个斥候……好吧,他不是一个人,应该算是个斥候队长……徐庶身份的升级,并不能消除北海人的震撼与挫败感。 泰山军中,到底有多少英雄啊! 一个小小的斥候队长,就能生擒管亥这种恐怖的大魔头?那死在管亥倒下的几名北海武将又算是什么?在朱虚城门围攻管亥,试图夺回城门的控制权,被对方杀得血流成河的郡兵又算是什么? 泰山军,太让人不可思议了,简直就是个让人无法理解的存在! 难怪他们能以千余之众,就能取得这般辉煌的战果呢! 击败几十倍于己的敌人,而且自身伤损极少,杀死和俘虏的敌人数目,也都有自身十倍以上……军中尽是这种豪杰,岂能不强? 管宁只觉脸上热辣辣的,其他人投注过来的视线,都像是带着火,带着刺一般。就算没有这些,想到自己夜里在城头的发言,他也有一种无地自容的感觉。 管亥和王羽势均力敌?笑话,三岁小儿都能看出,两者间天壤云泥一般的差距! 身为德高望重的名士,居然说了这么荒谬且不负责任的话,简直,简直就是……耻辱化成了无法形容之重,压得他透不过气来!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