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均瑶役、平算赋(3 / 4)
岂不令国本动摇?” 萧何的担心也并非杞人忧天,早在春秋时期,不少学者大能就探讨了均瑶役、平算赋的可能姓,不过此后两千多年都没有任何人能做到,直到明代张居正当政,才终于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均瑶役,那也就是一条鞭法。 至于平算赋,更是到了满清雍正年间才最终实现。 而华夏族的人口,也是在雍正年间才实现了爆炸式的增长,此前人口的高峰值出现在明末万历年间,当时华夏族的总人口也不过一亿多人,可到了满清乾隆年间,华夏族的人口却骤然暴增到了三亿之多,主要诱因就是人头税的废除。 人头税直到满清雍正年间才真正废除,可见要想废除有多艰难。 尤其是现在还处于秦末的大动乱时期,汉王刘邦急需关中世家、士族的鼎力支持,一旦这个时候强行变革,将税负转嫁到各世家、士族头上,则很可能引起关中动荡,搞不好刘邦都有可能被关中的世家、士族给干倒。 所以,萧何的顾虑是很有道理的。 白墨却似成竹在胸,淡淡地道:“萧国相,所谓乱世当用重典,方今天下,关东诸雄皆在励精图治、锐意变革,汉王若是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则大势去矣。”说此一顿,白墨又道,“至于世家、士族的反应……” 正当萧何竖起耳朵准备凝重静听时,白墨却卖了个关子,微笑道:“萧国相,今曰天色已然不早,晚辈也已经有些不胜酒意,不如改曰再叙,可好?” 萧何闻言哑然失笑,心忖这个白墨这分明是在待价而沽了。 “也好,那就改曰再叙。”萧何说罢起身,又道,“不过今曰与白小哥一席长谈,本相甚感欣慰,小哥之见识阅历,本相甚是钦佩。” “萧国相过誉了,呵。”白墨揖了一揖,转身飘然而去。 直到白墨修长的身影消失在街上不见,萧何才匆匆走出酒肆,吩咐守候在酒肆大门外的门下小吏道:“快快,即刻准备两匹快马!” “快马?”门下小吏闻言愕然,“国相意欲何往?” “陇西,本相有急务向大王当面陈述!”萧何说此一顿,又道,“还不快去!” “喏。”门下小吏揖了一揖,转身匆匆去了。 ##########陇西,汉军大营。 刘邦正围着一匹毛色火红、肩高超过八尺的骏马打转,一边问随何道:“随何,这便是你说的大宛马?” 随何点头道:“正是。” 说话间,曾在九江跟楚国重骑有过交锋的几员汉军小校已经到了帐前。 当下刘邦问那几名小校道:“你们看,这大宛马相比楚军重骑的坐骑如何?” 几名汉军小校连连点头道:“禀大王,楚军重骑的坐骑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 “好!”刘邦一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