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 如何强国(400票加更)(3 / 4)
若不是爹爹不止一次的公开强调不许助长这种习惯,要鼓励工匠们在技术上有独立的创新,勇于打破前人的设计,还设立了优厚的奖励。很多发明都会被工匠们自己否定,他们觉得改变驸马的设计就是大逆不道! “对,王家、胡家、彭家、秦家、武家、周家、温家都拜爹爹为祖师,逢年过节供奉不断!就连沈仓司私下里也说要不是有官身在,定要拜在爹爹门下日日听取教诲!” 一说起技术问题王七当仁不让,接过了溜须拍马的重任。老实人骗人厉害,老实人拍马屁更厉害,字字都有出处,句句来源典故,有人证有真相! “嘿嘿嘿……沈大人还是挺有意思的……那问题又来了,朝廷官员要怎么才能一手带出来?既然工程师、技术员就相当于朝廷官员,那没有足够数量也就无法治理偌大的国家,本官说的逻辑对吗?” 发自内心的吹捧谁听了都不会烦,洪涛笑的眼睛都看不见了。不过这种场面他见的太多,受用一小会儿足矣,再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也腻,还是说正事吧。 “科举!”第一个答案出自王十二,不是他懂得多而是嘴快。 “……萌袭!”没抢到第一个回答王九不太甘心,给出了第二个答案。 “……还有举荐!”王三的学习还是很不错的,至少比王大强。抢着答题是小时候上课留下的后遗症,又补上了第三个答案。 “国子监与科举不一样,应该单独算!” 弟弟妹妹姐姐们都有了答案,王十一觉得也不能落后,鸡蛋里挑骨头,愣是从科举里把国子监单独拿了出来。这倒合理,太学和科举平民可参加,但国子监只接收官宦子弟,又不像萌补全靠老爹给力。 “爹爹的意思是说没有足够多的合格朝廷官员,大宋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变?难不成爹爹还要继续扩大儿童团!” 王大一直没出声,托着下巴皱着眉和当年考试不会的小女孩一模一样,等大家都把答案说完了才所问非所答的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看到没,大姐就是大姐,学以致用,脑子里别光想着答案,要琢磨问题。本官岂能不知道朝廷选材途径,还有个武学你们漏了,武将也是朝廷官员。要想让国家从根本上发生转变,就得有足够合格的官员。” “科举、萌袭、举荐、国子监、武学比之前朝选拔人才已经有了很大改进,但还不足,主要是学的东西太注重教育人的品德,过于忽视了实用性。人品自然要有,但管理国家说到底是为了盈利,给大部分人盈利,这本身也是一种买卖。做买卖和做人其实不用互相抵触,任何事太偏了都不好。” 年纪这玩意吧,不能说完全决定了一个人的智商,但有很大关系。同等教育程度下,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