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 如何强国(400票加更)(2 / 4)
口都需要干活,工程兵的工作看着劳累,其实与种地比起来反倒清闲了许多,旱涝保丰收。” 跟着王十一否定王三和王九的是王七,他和王十一的经历差不多,都需要管理数以万计的人员,虽然工程兵和工坊里用的方式不太一样,但原理上差不多。 “那就全杀了!我就不信大宋找不出听话的官!”王十二年纪最小,第一个工作还是强力部门湟州巡检使。当警察有几个好脾气的?动用武力解决问题是本性,所以他赞同王三和王九的意见。 “这倒是和领军的意思差不多……爹爹也不赞同三妹和小九的办法吧?”王大听的很仔细,好像也悟到了什么,只是不太确定。 “老七和十一说的很对,激烈的方式只适用于战场和乱局,不太适合管理国家,尤其是大国。其中有个关键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不管在渭桥镇还是工程兵,哪怕是新军内部,管理工作其实都是由老工匠、老兵具体执行的。做为领导者我们只需提出大方向、制定好规则并努力维护好规则即可。” “假如把国家比喻成渭桥镇,十一就是皇帝,工程师们就是大臣,技术员则是地方官吏,普通工匠、学徒工们就是百姓。维持渭桥镇正常运行的不是十一,也不是本官,而是这些工程师和技术员。” “同时他们还在每天钻研新技术,试图让工坊运行的更顺畅、更有效率。十一所能做的只是让工程师和技术员明白未来的发展方向,再维护好他们的利益,剩下的事儿就全不用操心了,本官比喻的对吗?” 洪涛本来是想用新军给孩子当例子的,没想到王十一和王七提供了更容易理解的素材。拿身边看得到、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具体事当例子,由浅入深一步步引导受众去自己思考,才是分析问题的最佳途径。 后世电视剧里有句话说得好:直接告诉你,你印象不深!道理这个玩意必须自己想通才会理解。 “……”孩子们知道爹爹又要开讲了,不过这次都听得很认真,即将得出的结论对在场的每个人都非常重要,关系到未来。 “那问题来了,工程师和技术员是怎么来的呢?”关键点也来了,洪涛习惯性的把炭笔叼在了嘴里。 几辈子了,不管是不是肉身跟着一起穿越,烟瘾居然丝毫没改变。有人说抽烟是一种精神依赖,确实有点道理。 “是爹爹一手带出来的!”率先回答的是王十一,她和工匠们接触的最多,听到的传闻也最多。那些工匠不管见过没见过爹爹,也不管是不是爹爹亲自教授过的,全都把爹爹视为神一般的存在。 不管出了什么事儿,只要说自己是爹爹的女儿,工匠们立马就会无条件的选择信任,谁敢质疑谁就会被大家视为人品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