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继室难为 > ☆、第三百零二章 报国之心

☆、第三百零二章 报国之心(5 / 7)

定不那么简单,谁伸的手长谁就倒霉。”江南官场一团糟,哪个没有伸过手。区别是多与少而已。张致远却想起另外一件事,当年他受皇上之命整顿两淮盐政,里面牵连出来的几位皇子中,诚郡王是最干净的那位,再联想到今日在勤政殿里所发生的事。追缴国库亏空无疑是得罪人并且不讨好的差事,这位殿下主动请缨,这点倒让张致远对诚郡王观感好上不少。

乌先生又道:“事关漕运改革,你可有什么想法了?比起追缴国库亏空,这也是件吃力不讨好的差事。这漕运的弊端基本上人人知。但若是说起改革漕运,只怕应者寥寥无几,毕竟比起海运,漕运上牟利之处实在是多。再者倭寇并没有偃旗息鼓,海岸线并不是很太平,实施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近年来粮食量扩大,漕运在一定程度上根本不能取代。再者因为漕运而挖通的漕渠不仅是用来运粮,还是周遭土地灌溉的水源,还有**是根本杜绝不了的。”

张致远叹了一口气,道:“我知道,如今天下承平日久,人心懈怠,若放纵下去,必然会福尽祸至,泰去否来,天灾人害,杂然并至。在上皇‘政宽事省’‘无为宽仁’的政策纵容下,官吏的贪污舞弊之分也愈演愈烈。如今“各省钱粮亏空甚多”,“府帑亏绌,目不暇给”,在盛世的表象下,历朝历代的痼疾,又开始重新发作起来。若不雷厉风行大刀阔斧的进行吏治整顿,铲除弊端,否则造成的不仅仅是官员**,很有可能会造成变乱。致远有报国之心,上有圣明明君,必能还我河清海晏,政治清明。”

乌先生捻着胡须,实际上张致远提起的这些问题,不是必然,如今业已经是天灾人害,杂然并至。事实上去年的江南科考舞弊案,秀才们聚集起来,将财神像抬进府学的明伦堂内代替了万古宗师孔夫子,又用“卖完”二字糊住了贡院正匾。再者火耗加派以及官员**等都加剧了官府与农民的矛盾,若是再不整顿,很有可能会发生农民起义这等问题。肃声道:“大人,有报国之心,亦要有自保之能,行事还需更加谨慎低调方可。”事实上乌先生身为张致远的贴身幕僚,自然更为了解张致远在江南多年所面临的困境,江南如油锅,烈火油烹,尤其是在张致远的那个位子,每走一步都得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还要面临来自各处的下绊子,当初的贺家本来是代替皇上牧守江南的,可张致远被皇帝钦派来整顿盐政,贺家不说在旁协助,反而是从中作梗,身后必然有人。如今在京城,世家贵族多如牛毛,龙盘虎踞,水深不见底,再者张致远又升迁的极快,就算有圣眷在身,也必然得小心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