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夏听音(3 / 5)
是成本,我们的瓷器成本太高,根本没有竞争力。”他拿着手里的茶杯举例,“别说和欧洲这些竞争,咱们现在是手绘的,比国内大品牌的瓷器都比不过,他们都是贴花转印的。”
宝珠看向他,黄经理又说:“贴花转印,全部出来的花色都一样,没有误差,成品率高,而手工的,一个个用手画,画的再好,多少也有差别,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其实很多人根本看不出来差别。”
黄经理的话,确实暴露出他们现在面临的重大问题,多数人根本不懂欣赏。
贴花转印和手绘能一样吗?
宝珠觉得没法解释,审美没到那一步,他不懂。
这又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其实欧洲很多消费者也不懂欣赏,但是他们知道,不懂欣赏可以去顶级品牌那里购买,他们信那个。
宝珠第一次对欧洲人现在过了几十年,奢侈品路线的成功表示羡慕嫉妒恨。她在的那会,欧洲人还是不要脸的大强盗呢,什么都没有,都来抢我们的。
赵平说:“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问题……”他的突然出声,令大家都有些奇怪,他是管高仿瓷器的,和他们日用瓷这块等于是俩部门,他来这里开会,纯粹该是应个景。
乾启觉得他表情很古怪,问道:“怎么了?”问题已经很多了,还有什么问题最好一次说清楚。隔天就来一个,才是麻烦。
赵平看看宝珠,又看看他,犹豫地说:“就是,就是……景德镇的本地抄袭也很严重,像甄小姐上次画的一个花样,我最近出去看,发现外面已经有人在卖了。”
“什么……”宝珠和乾启都不可思议地看向他,“这也抄袭?”
赵平尴尬地说:“这我也没想到,当初出窑有次品,我们没当回事,处理的就不够干净。”
宝珠和乾启对视了一眼,真是哭笑不得。
乾启略微头疼,今天暴露的问题很多,前路比他预想的还要难走,怎么在艺术品和商业化的中间找到平衡,做出自己真正有价值的品牌,是当务之急。
宝珠还要和赵平商量高仿瓷的事情,这会议也不能开太久,他说:“剩下的问题咱们下午再讨论,大家先散了吧。”
黄经理一愣,他这准备了好多问题还没说呢。但一看赵平坐着没动,他就明白了,一个会,老板还得管两场,可真够忙的。
看到大家出去,门关上了,屋里只剩下三个人。
宝珠把刚刚的杯子慢慢放进盒子里,盖上盖,又看了看人家的包装,摸着那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