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舍得花钱(4 / 6)
是要修路,修街道了,所以,他倒是想把这事抓到手上,如果工部营建这一块抓到手上了,过手的银钱什么的也不是个小数字,他手上的实权倒是大涨了。
“哦,卿家说得有道理。”杨改革点点头,算是认同了,但是,并没有发表什么评价。倒是有意让大家继续说。
在场的众臣,又各自说了一些,对于给更多的人找个活计,不外乎就是两种态度,一种就是以工代赈,以韩爌为代表,另外一方,就是兴办工场,以毕自严为主力。
杨改革听了半天,也觉得够了,手压了压,让众人安静。众臣见皇帝要说话了,都停下来,看着皇帝。
“朕听了诸位卿家的议论,也获益良多,工场和以工代赈,也各自有各自的好处,如今四轮马车正大规模的普及,很多官道,确实也需要修整,以工代赈的话,修路,补桥,疏浚河道确实可以便宜不少,不过,工场也有工场的好处,一旦灾民进了工场,不但不用耗费银钱去供养这个人,这个人反而可以通过劳动获得报酬,除了能养活自己,还能有结余,不仅可以养家,还可以活得更好,朕一向认为,老百姓除了能养活自己之外,还要能养活自己的家人,朕的子民,要过得越来越好,故此,朕的意思,是倾向于这些人都进工场的……”杨改革表明了自己的意思。
那就是以工代赈虽然可以获得很多免费的劳动力,可实际上,对于工业化没什么帮助,工业化除了要有工场,要有工人,更需要有一个很庞大的消费基数,这个消费的基数也要有相应的消费能力,如果只是一味的以工代赈,仅仅养活那些人了事,那些人明显的除了能勉强活命之外,不可能提供任何的消费能力,对商业,对工业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促进作用,杨改革的意思,做事的都给工钱,用钱来推动商业,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以达到良性的循环,当然,如果全部都以商业模式来办,修路,疏浚河道这些需要的银子,那不是一般的多。
培养工人阶层,培养消费工业品、商品的基数,也是目前一个重要的课题。
众人都望着皇帝,皇帝的心思,果然是与众不同,别人都只想着怎么花钱少怎么来,可皇帝却是想着怎么花钱多怎么来,面对皇帝如此的态度,不少人是摸不着头脑,只能用陌生的目光看着皇帝发呆。
“……不过,明显工场也不可能完全吸纳这些人,这样吧,优先让这些人进工场,各地官府,应该对想务工的人给予方便,不可刁难,其余实在容纳不下的,就以工代赈,去修路,疏浚河道这些,也可适当的给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