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舍得花钱(3 / 6)
革为难的说道,今日说这个事,也算是给很多事正名,比如工厂的作用,一直很受歧视和压制,虽然如今皇帝带着大家办工厂,赚银子,可工厂的名声还是不算好,上不得台面,如今和赈灾联系在一起,算是把工厂的地位抬起来了,也把进厂务工看成了一个国家赈灾的重要手段,算是把工商业的政治地位抬上来了,这事虽然看似无聊,但是要改革,要推进工业化,这事,也是个少不了的步骤。
皇帝让大家讨论,众臣也都开始议论,在场的人,都几乎持有股票,都几乎靠着股票赚过银子,对工厂的态度也微妙的很。
有反对的,毕竟士农工商,工商的地位最低,这是千年以来的传统了,可如今皇帝太强势,弄了个琉璃斋不说,更是开了不少场子,想反对的人想起自家的那些股票,自己经营的那些生意,一些想反对的人,又开不了口,皇帝可不是那么好忽悠,如果反对的时候皇帝忽然拿自己家的那些事说事,拿自己买的股票说事,那可就丢人了,有些人想反对,却张不开那张嘴,只能是沉默。
也有赞成的,就比如毕自严,如今是极力的支持皇帝办厂,他如今在大明朝里有偌大的名声,很大程度上,都是靠了那句话,一下子就弄到五百万两银子,超过了朝廷一年收入的总和,从而一跃名扬天下,所以,他是全力的支持办厂的,也十分“眼红”皇帝办的各个商号工场,都自觉的缴税,把毕自严羡慕得不行,成天“涎水直流”,可惜,除了皇帝控制下或者相关的商号、工场,没人愿意自愿缴税,他想学皇帝,那是不可能的。也一直在打皇帝的主意,想从皇帝那里分点汤水。
“启禀陛下,既然有如此之大的缺口,臣以为,不妨以工代赈,招募灾民修桥,补路,或是疏浚河道,如此,定可容纳百万人口做活计的需要。”韩爌找了个机会,说道,他如今也看出来了,皇帝给内阁各辅臣的分工,也越来越明显了,每人管一摊子,比如孙承宗专管军事,徐光启专管移民赈灾,很多相关的奏本,皇帝都直接交给他们处理,皇帝基本不插手,其实际权力,实际上是最大的,其余的,又没有像上面两位那样有清晰的分工,但各人之间,也还是有区别的,到他韩爌这里,只有一个人事,还算模模糊糊的在他手上,可这方面,皇帝看得比较严,管得比较多,他的实权和孙、徐二人比起来,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他的待遇,又比张瑞图好些,张瑞图那家伙,可就是个专管杂事的,手上,可基本没捞到什么,什么都管,可什么都管不了,韩爌前些日子听说了皇帝过问沟渠和街道的事,估摸着皇帝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