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国贼(5 / 6)
不严重,……不过,如今朝廷入不敷出,边关常常欠响,这边军的战斗力,已经越来越差了……”
边军的战斗力?杨改革叹口气,精英们贪婪,漂没,吃得满嘴是油,肥肠大耳,却连基本的军饷,生活费都不发给边军,还指望着别人用生命保卫自己,貌似,没有比这个更加恶劣的要求了。
“既然是我朝的藩属,那就是说,朕要收买其中的几个部落,或者让一些部落去打另外一些部落,完全可行?”
“回禀陛下,我朝现在一直都是施行恩赏分化之策,每年赏赐一些听话的部落,分化不听话的部落,达到削弱蒙古总体的意图,不让他们壮大,不让他们拧成一股绳,以免他们抱团寇边,这样既有历史由来,又有实际效果,所以,一直都是如此做的,如陛下所说的收买,也就是这个意思。”孙承宗解释着。
一直都在恩赏分化蒙古部落?一直都在收买蒙古人?杨改革觉得,这个不就是自己想做的吗?怎么前人已经做了?问道:“那每年一般都会恩赏多少?会给那些部落?”
“回禀陛下,不是每年都有恩赏的,看情况,有时候一年一次,有时候几年一次,恩赏的多少也没有定数,多的十几万两,少的几千,几万两都有,至于是那个部落则不定,草原上,经年的厮杀,部落之间经常吞并,所以,一般都是赏赐几个较大的一些部落,和我朝关系较好的一些部落。”孙承宗细细的给皇帝解释这其中的门道。
原来是这样回事。杨改革又陷入了深思,呆呆的坐在龙椅上发呆。
孙承宗却在一旁着急,这皇帝不知道在干什么,准备干什么,说的话摸不着头脑啊!做事,好像也完全没有章法啊!见皇帝始终一副不急不躁的样子,心中更是焦急,下了决心,决定问问皇帝,前面说的几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敢问陛下,陛下刚才所说,关于细作,夜不收的事,陛下如何打算?这军国大事,还得用自己的啊!用外人,始终是不放心,一旦误事,就是军国大事,事关社稷啊!陛下!还有,这将满桂的六千人,分成六个千人队,是为何?力量过于分散,萨尔浒大败,犹在眼前啊!”孙承宗真的急了,顾不得那样多了。
杨改革的内心,思量了许久,考虑再三,这个事,终于下了决心,这个事,光是埋在自己心里,是不行的,事情牵扯过于庞大,自己还得有人把关才行,否则,一个步骤走错,可能全盘皆输啊!
“大伴,将这个大殿的人清空,朕有极为机密的事,要和孙师傅说,你将这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