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国贼(4 / 6)
人队呢?这样,力量岂不是很分散?日后也东虏决战,岂不是很不利?”孙承宗很迷惑,这皇帝到底在想什么?先前说的那个什么银子收买消息,无头无脑的,现在又说把满桂的六千兵马分成六个千人队,不知道皇帝到底在搞什么。
杨改革面无表情,其实,在内心,自己和自己,已经激辩了无数个回合了,争辩要不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孙承宗,一方面,想孙承宗给自己出主意,把把脉,另外一方面,又怕自己这个消息过早的泄露,对自己日后的布局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
杨改革努力的吸了口气,这个决心,还真的是不好下啊!
“……唔……,孙师傅,能给朕讲解一下这蒙古和我朝的关系吗?朕怎么觉得,这蒙古好像颇多受过我朝的册封的?好似这关外,蒙古也是我朝的疆域啊!”杨改革还是下不了那个决心,那件事,利害关系,实在太大了,一不小心,就会导致整个局面失控,到时候来自内部、外部的压力,自己极可能提前在煤山上吊死。
孙承宗更是疑惑,这皇帝到底是怎么了,一副心事满满的样子,一副欲说又止的样子,又忽然问起自己这蒙古的事。
“陛下,这是……?”孙承宗不得不问一下皇帝到底是怎么了?刚才说的两个问题,都还没有头脑,现在又要说蒙古和朝廷的关系史,摸不着头脑。
“孙师傅,还是先说说我朝和蒙古的关系吧,历史上到底是如何的?朕想知道。”杨改革内心还是在犹豫,只得先听下这蒙古和明朝的关系到底是咋回事。
孙承宗无法,只得把这朝廷和蒙古之间的纠葛一一的道明。从明太祖朱元璋驱逐元朝,派大军打掉蒙古主力,设立朵颜三卫开始,到后来的明成祖朱棣夺嫡,借兵朵颜三卫,然后到土木堡之变,然后到万历的三大征,又到后来的东虏后金的崛起,一五一十的都讲了出来。
杨改革听着孙承宗讲古,这明朝和蒙古的纠葛,才逐渐的明白了几分。
“大伴,给孙师傅搬个椅子,递杯茶润润喉。”杨改革见孙承宗说的嘴冒白沫,就叫王承恩送杯茶过去。
“谢陛下!”孙承宗说的嘴都冒烟,这才把明朝和蒙古的历史纠葛说道清楚。
“就是说,现在,我朝,还是这蒙古的宗主国了?关外,广大的草原,其实都是我大明的疆域?”杨改革问道。
“回陛下,是的,现在蒙古很多部落都受过我朝的册封,乃我朝的藩属,不过,也时常有蒙古人犯边,好在这边关有边墙,军屯,诸堡,众将士,危害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