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九章 于、沈来访(2 / 6)
久,只要八路军主力一发动,他们还得乖乖地夹起尾巴滚蛋,恐怕还得快点滚,晚了可能就回不去了。只是于学忠部的51军、57军情况不妙,这两支部队战法陈旧,遇到小鬼子攻击,死顶硬抗,自然是打一仗退一步,步步退缩,短短十来天时间,就把防区丢了个干干净净。于学忠没办法,向罗荣桓求援。罗荣桓当即命令洪超远派新八旅支援于学忠部作战。
罗荣桓想不到于学忠会在战事紧张的关头离开前线长途跋涉赶到大店来,更想不到和于学忠闹矛盾的沈鸿烈会与他一起来,不知道两个人要说什么事。因此,接到于学忠、沈鸿烈要到大店来拜会的电报后,只好回电同意。现在这两个人已经到了,罗荣桓只好到镇外迎接,把他们迎进师部,到自己的办公室坐下,倒上水,这才请他们说明来意。
于学忠来见罗荣桓,要说的是两件事,一是要求八路军增派部队,协助于部实施反攻,收复实地。二是部队没粮了,他是来借粮的。俗话说的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发慌。部队没粮还怎么打仗?本来,他正忙着指挥作战,派个军需官来就行。但是于学忠知道战争年代的军粮意味着什么,自己率部来山东,硬生生地从八路军手里抢走了一块根据地,再来向八路军借粮,能行么?
这要是搁在其它地方,于学忠部也可以采取强硬措施征粮。但是这山东不同于其它地方,这是八路军教导师的根据地,一旦对老百姓用强,就可能引起争端。于学忠知道不能那样干,那会让八路军找到借口驱逐他离开山东的。
沈鸿烈来见罗荣桓,事情很多,目的也不只是一个。不过有一点和于学忠相同,那就是借粮。笑话,于学忠苏鲁战区的根据地丢了,哪里还会有粮食么!于学忠都要借粮,和于学忠发生了矛盾的沈鸿烈部更得借粮了。
于学忠、沈鸿烈都是第一次来大店,也是第一次深入八路军根据地腹地。一路走来,两个人都是心生感概。
于学忠感慨的是想不到在沦陷区的山东,竟然有这么牢固的根据地,只看地里庄稼的长势和老百姓挥汗如雨的在田里忙活的情况,就知道共产党不简单,短短时间,就把山东根据地变成了第二个陕西。联想到一路上又是民兵、又是儿童团,层层盘查,于学忠就想,这刘一民和罗荣桓肚子里的东西多了去了,他们这是真正的全民抗战,是按照藏兵于民的办法搞的。照这样发展下去,小鬼子再厉害的大扫荡都不管用,老百姓都是兵,鬼子只有死路一条。
于学忠是旧式军人,没有见识过八路军的作法。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