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三章 零打碎敲(3 / 5)
要画地为牢,限制共产党发展。东路地区原来一直是国民党统治的核心地区,虽然现在沦陷了,但也有国军游击武装存在,象冷欣的江南挺进第二纵队、戴笠组织的忠义救国军等,坚持抗战。如果新四军要东进,肯定会引起国民党方面的阻挠。陈毅为此想了个妙计,那就是成立了个新六团蒙蔽第三战区,让老六团团长叶飞向第三战区请病假,将老六团编为江抗第二路,向东路地区开去。
陈毅告诉叶飞“你们这次到东路去,一要发展队伍,二要搞到武器装备自己,三要筹集款子。简单来说,就是人、枪、款。”“还要相机建立抗日根据地。”
这一去,初战黄土塘,夜袭浒墅关,在上海郊区与日伪军短兵相接,而且越打越强,部队越来越壮大。
事情还真的象陈毅预计的那样,新四军出战黄土塘就惊动了第三战区,而且还和忠义救国军起了摩擦。当时,六十来个日军乘汽艇扫荡黄花塘,与在黄花塘宿营的新四军遭遇,打了一阵,小鬼子被新四军消灭了30来个,眼见就要全部覆灭了,一支忠义救国军突然从一侧杀出,侧击新四军,导致小鬼子溜掉。
第三战区江南挺进第二纵队司令冷欣为此专门约见陈毅,要他把东进的新四军撤回原防地。
冷欣打鬼子不含糊,防共反共也不含糊,好像新四军打鬼子有罪、应该守在原防地守株待兔才对。好在冷欣遇到的是日后新中国的元帅外交家陈毅,陈老总直说这江抗第二路是江阴的梅光迪游击队,是民间自发组织的抗日武装,新四军无权指挥。冷欣哪里会相信,不过他说不过陈毅,也只好不了了之。
新四军的动态刘一民只知道个大概,他现在一心想打到长江边去,接应新四军主力过江。这样的话,由陈毅、粟裕坐镇苏北指挥,与高敬亭的四支队和彭雪枫的游击支队东西南北遥相呼应,加上第五战区大别山区部队,苏皖两省的抗日大局可以稳定,他就可以早日率部返回山东。因为时间不等人,随着日军诺门坎会战失败和苏德秘密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平沼骐一郎内阁就要倒台了,紧接着德国就可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就要爆发,日军下一步就要彻底明确南下战略方向。加上熟悉历史的刘一民知道,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杉杉元在北平呆不了几天了,等到多田骏出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他就要搞囚笼政策了。
大变在即,刘一民不能长期在苏皖地区滞留,他得赶回山东,指挥教导师好好打几仗,给小鬼子再放放血,让他们死的快一点。
离开双沟镇前,刘一民发了三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