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还来得及见一面(一)(8 / 12)
不归路:谋反。
失败也是必然的,他没有太宗皇帝当年的资本,而太宗皇帝对于朝局的控制力又比祖父强得太多。
聪明、能干、果断、有权力欲,有决断力、贪玩淘气、任性偏激、雄心勃勃、至死不让人。
不能不苦笑着说,李承乾这些个性,都能在他伟大的父亲身上一一找到对应点,李承乾可能事实上是最像太宗皇帝的儿子,只可惜,他走上的是不归路。
可以想象,如果太宗皇帝不是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如果他没有间接鼓励了其他儿子的野心,可能李承乾就不会谋反。如果李承乾不谋反,他就有潜质成为一代明君。如果李承乾继位,那就没有武后篡位,也就没有韦后乱朝,没有李隆基的盛世,当然也没有安史之乱。有可能大唐会走向更久的盛世。
当然,这都是杜睿的假设,只能存在于如果中。最终在前世杜睿也只能为李承乾叹息。这么一个先天后天都有条件完美的太子,陨落了。
可是就在杜睿无语空嗟叹的时候,上天给了他一次,验证自己假设的机会,他重生了,重生到了一个身份虽然尴尬,但是血统却十分高贵的少年身上。
而且幸运的是,在他重生的那一年,他就遇到了化名秦中山的李承乾,两人很快就成了要好的朋友。
最开始,杜睿帮李承乾,在出于一种同情心之外,也有拿李承乾当作小白鼠,做一番大实验的心思在里面。
他想要看看,如果改变历史,让李承乾登上皇位的话,华夏的命运将会变得如何?
然而,随着两人的接触,杜睿不禁为李承乾的人格魅力所倾倒,不可否认,若是论才华的话,不要说是杜睿,就是那个和杜睿一向不对盘的李恪,都要完爆李承乾几条街,但是若论德行,就连杜睿这个重生者,都要自愧不如。
杜睿的心里虽然装着华夏江山,炎黄子孙,可是他喜好美食,华服,这总归算是一个不大的缺点,而李承乾在做人,尤其是做一个君子上,在杜睿看来是近乎完美的,他不是一个英雄,也不是一个枭雄,但是如果让他坐上皇帝的位子,他绝对是一位仁君。
他善良,宽厚,仁德,对待每一个人,都十分真诚,做每一件事情,虽然时而急功近利,但是每一次的出发点都是好的。
而且在李承乾的身上,杜睿感觉到了百分之百的信任,这也是为什么,他两次被太宗皇帝罢黜出长安,却依然尽心尽力的为李承乾谋划。
回想当年,李承乾虽然坐在储君的位子上,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