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申斥(8 / 8)
帛,多达数十万缗,以充犍陀罗军州佛事。又有一众西域列国的大寺,愿意出资认管无主珈蓝所,差遣僧员拓为下院分寺,每所得数百缗至数千缗上万缗担保钱不等。
……
安息王孙李思远,也迎来了藏在当地亚述人和库尔德人中胡拉米叶派的使者,来人与大多数当地土人并无区别,只是披上代表祭祀的圣衫和圣带。
圣衫用白麻布缝合,前后两面象征过去和未来,含追思祖先、嘉惠子孙之意。圣带代表正确的方向,用72支羊毛线织成,长度能围腰3圈,72支象征《阿维斯陀。耶斯那》的72章 3圈指善思、善语和善行,圣衫和圣带要终身佩用,以示不忘。
“听说尊主从小是在遥远的东方长大,不知道对王朝复兴之后,宗教政策怎么看……”
这位拥有浓密胡须和山壑一般沧桑容颜的使者,开门见山道按照波斯萨珊王朝的传统,每一代国王都兼教主,自称阿胡拉。玛兹达的祭司长、灵魂的救世主等。
这位横空出世的起义军首领,自称是撒珊王族的后裔,在对抗阿拉比亚人的保证中,取得了一个有一个难以置信的胜利,也让他的名声和威望,传扬到更加广大和遥远的地区去,这对那些波斯遗民来说,似乎是一种让人欢欣鼓舞的事实作为古代波斯境内现存拜火教信徒中,最主要也是最坚定的反抗力量胡拉米叶派势力,却产生另一种担忧,因为这位王者之裔统领下的祭祀和经师,讲经人和祷告者,却是来自东方的体系,(他们拥有大唐授予的各级官衔,并接受祠部萨宝府的专门管理。)
“听说你们还,崇拜一个艾穆哈人阿布,并将他作为至高神的地上行者”
李思远并不回答他,反而问之。
“那是某个支派孙巴德的主张……与大多数火者的意愿无关……”
使者迟疑了一下说道
“那我也可以这样回答你……我立誓追随祖先地道路,用火与剑创立一个充满包容的秩序”
李思远好不迟疑的回答道
“阿胡拉。马兹达的信徒……将会按照他们表现,得到优渥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