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火锅(6 / 6)
混合料和高汤按6:4的比例装入桶中,放入拍破的胡椒,加盖以小火熬约一个时辰,调入精盐、味精、鸡精、冰糖、醪糟汁,用细漏勺打去料渣。
胭脂把火锅锅底制成后命人准备了十几个铁制的食品架子上摆满厨师切好的各种各样的菜品和肉食全部都用精致的盘子装好在放在花园靠近墙边的位置摆放,花园中央是十几张大小不一的桌子,桌子也是特别的,中间掏空一个小圆洞,桌下有一个火炉,炉上有铁锅。
今儿来府上做客的名门贵媛不下数十人,个个看着摆在花园中央的铁锅拍手称奇。
“咦,不知晓老夫人又在那里挖了厨艺高手,特意替我们准备地吃食瞅着都稀罕,不过不知晓吃在嘴里咋样,不要是表面功夫。”有一贵妇说道。
“福晋,你就不知晓了,老夫人可是在府中藏了宝,听说那厨娘做的鱼特别好吃,昨儿御膳房的管事想挖人走,可惜没请得动。要不然,我们那有这口福呢。”
“就是,不知晓这稀罕的吃食叫啥。这锅还是个八卦锅。”有人疑惑道。
老夫人瞅着眼前众女眷都在问寻,知晓今儿胭脂又长了她脸面,急着寻人把胭脂唤了来。
“各位,老朽荣幸地介绍这眼前的姑娘。这姑娘就是府中的后厨管事淡胭脂,你们不要看年岁不大,她厨艺样样精通,特别是做鱼更有一套。待午饭后,晚上我让她多做几道关于鱼的菜肴。胭脂你今儿就跟大家伙介绍下这桌面上的吃食是啥?又是个怎么个吃法。”老夫人对着淡胭脂说道。
淡胭脂不卑不亢地走到桌子前道:“这吃食叫火锅。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我朝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据考证,东汉时期即有火锅,唐代白居易的《问刘十九》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就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当时吃火锅的情景。到宋代,火锅的吃法在民间已十分常见,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元代,火锅流传到蒙古一带,用来煮牛羊肉。至清代,火锅不仅在民间盛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用料是山鸡等野味。只要把食材放在锅里烫煮片刻配上特制蘸料就可以尽情地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