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6:流言(2 / 3)
子们看着也喜欢。而且薄胎轻便,孩子们用不会太重。
吃完 饭玩一会儿俩人就去午睡,傅元令陪着他们睡着才回来。
她平日很忙? 想是这样能整日照顾孩子的时间太少了? 能有这样的闲暇时候? 傅元令对孩子们的事情都是亲自上手? 很喜欢照顾孩子的过程。
小孩长大是很快的? 她总是很珍惜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
所以现在傅元令才会着重培养大管事? 等以后他们能支撑起来,自己就会轻松很多了。
其实等义叔跟仁叔回来,她这边就没这么忙碌了。
打发俩孩子睡着,大夫人跟三夫人也到了,见面一番契阔? 互道别离。
傅元彬的媳妇听着三夫人的话音是很满意的? 知书达理? 进退有据? 性子不骄不躁。
傅元令想刚成亲的小媳妇不用在公婆跟前尽孝,进门就跟着丈夫赴任,头顶上无人压着这小日子多轻松啊。换做是谁? 对三夫人这样不把儿媳妇拘在身边尽孝的婆婆都是很尊敬的。
知道傅元彬那边一切都好,傅元令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做地方官事务琐碎,繁杂,要耐住性子狠狠的磨炼,不管是傅元彬还是傅元玉这个过程都是要有的。
想起傅元玉,不免就想起唐安珍,傅元令就看着大夫人问道:“大伯母,二弟有没有送消息回来,二弟妹应该已经生了吧。”
说起这个,大夫人叹口气就说道:“来信了,不过来信的时候我跟你三伯母还没回来,也是回府后才知道的消息。元玉媳妇生了个女儿,取名昭月,你祖母倒是开心,就是二弟妹不怎么高兴,孩子满月只打发了身边的管事妈妈过去,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傅元令微微皱眉,不过到底是二房的事情,她也没插手的意思,只是问个清楚后她也好让人去给孩子送去满月礼。
唐安珍那脾气可不太好,石氏对这个孙女这么敷衍,只怕心里要气炸了。
也是,石氏现在心里只怕是恐慌得很,眼看着府里头傅元宪跟傅元彬都起来了,也都成了亲,幸好杨氏先生了个女儿,所以她是一直盼着唐安珍能一举得男,这就是老伯爷的嫡长孙了,这分量当然不同。
可是生了个孙女,这喜悦何止是打折扣,只怕石氏不定怎么恼火呢。
这次三夫人还给傅元令带来了傅元彬夫妻给她送的当地土仪,临走前,大夫人跟三夫人这才小心翼翼的提及端午行刺一事。
傅元令知道大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