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江南篇 “所以……是那种小人书对不对……(4 / 5)
也为青溪镇祈福,愿往后岁岁平安,再无水患之忧。”
听闻天子应允赴宴,百姓们喜出望外,又连连叩首。见天色不早,村民们不敢再多叨扰,拜谢后散去。
镇长匆匆前去张罗宴席,郡守却被薛召容单独唤入房间谈话。青溪镇连年疏于修葺,其中必有蹊跷。薛召容素来赏罚分明,必要查个水落石出,二人闭门详谈多时才出来。
赴宴前,薛召容与沈支言特地去拜访那位画艺精湛的老夫人。甫一进门,老夫人见着他们便激动不已。
沈支言引过薛召容,道:“婆婆,我今日特地带了这位来,想请您看看,可否为李先生的画作题字?”
老夫人慌忙看向薛召容,激动地行礼道:“自然使得,自然使得,这可是当今圣上啊!”
她说着又要跪拜,却被薛召容稳稳扶住:“朕久闻李唐先生大名,却未曾得见真迹。只怕朕的拙笔,配不上老先生的妙手丹青。”
“陛下过谦了。”老夫人取出那幅画,在案上徐徐展开,“您瞧瞧,这幅画该题什么字才最相宜?”
薛召容近前细观,不由怔住。他见过不少名家手笔,可眼前这幅画却超乎想象——笔走龙蛇间,竟似有生气扑面而来。
十二幅素绢连成的长卷上,青绿泼墨自云间奔泻而下,数仞绝壁如剑戟直指九霄,其间飞瀑若银河垂练,撞在嶙峋山石上溅起万千碎玉。远峰裹着半融的雪色隐入暮霭,近处苍松盘踞断崖,虬枝上竟以金粉勾着几粒未化的冰晶。
他不禁轻叹:“神乎其技,实在精妙。朕一时竟想不出合适的题词。不若让朕将画带回去,细细琢磨两三日可好?”
老夫人喜出望外:“能得陛下亲笔题字,是老身几世修来的福分,您尽管拿去慢慢斟酌。”
薛召容将画卷仔细收好,又与老妇人叙谈一番,细细询问了李唐先生的生平轶事,这才带着沈支言离开。
二人到了街上,但见长街灯火如昼,正中央已摆开盛大宴席。百姓们高悬彩灯,烟花在夜空中绽开朵朵金莲。
此时的阮苓正欢快地穿梭其间,瞧瞧这个,摸摸那个,满眼新奇。
沈支言仰首望着漫天烟火,唇角不自觉扬起笑意。原来为百姓谋福祉,安顿这万里河山,能让人如此心安。
薛召容亦望着四周欢笑的黎民,第一次真切体会到,为君者最大的欢愉,莫过于看这四海升平,百姓安居。
这晚,百姓们虽知他们身份尊贵,却无半分拘谨。几个爽利的妇人更是热情地拉着沈支言和阮苓的手,将她们拥到宴席中央,随着欢快的鼓点翩然起舞。
夜风拂过,吹散了最后一丝君臣之别,只余满城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