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建交(5 / 17)
儿汗国与整个天竺的邦国(包括锡兰王国在内)关系都不咋地的原因,帖木儿汗国的贸易船队基本无法抵达满剌加海峡以东,而受限于纬度和气候,自然本土也就没有这些东西,因此使团的贵族们对这些水果感到相当好奇,纷纷出钱购买了一些品尝。
阿尔都沙对这些水果的味道并不感兴趣,但他反而对处处印有的“大明果品”很好奇。
“大明果品是什么?”
“全称‘大明果品股份有限公司’,是皇室经营的股份有限公司。”
阿尔都沙刨根问底,又问清楚了股份有限公司是个什么东西。
当阿尔都沙知道,大明果品是一家专门从事南洋水果收购、运输、销售的商会,且这家商会的股东为大明的皇室、宗室、勋臣贵族的时候,不禁若有所思。
他又问鸿胪寺的官员:“像这种商会多吗?”
鸿胪寺的官员忍住了把他的称呼纠正为“公司”的冲动,让翻译帮忙回答道:“有很多,现在除了盐、钢等专营商品归属朝廷管理以外,皇室也有很多经营单独商品种类的公司,但相比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民间各行各业公司来说,皇室的公司相对较少且专精,技术门槛高,规模大,比如玻璃、香水等。”
阿尔都沙敏锐地捕捉到了一次字,在确认翻译无误后,问道:“大明只对钢进行专营,不限制铁吗?”
“出口有限制,民间使用和贸易没有。”
这显然跟蒙古人统治时期完全不同,而当阿尔都沙问到钢的问题时,大明的官员闭口不答了。
阿尔都沙结合自己已知的情况,心中有了猜测——或许大明已经掌握了大规模制取钢的技术,这样就能解释了,为什么明军拥有这么多的火炮以及火铳,甚至富余到能给舰队里的每艘船都装上数门到数十门的火炮。
这种冶金技术跨越导致的军备优势升级,显然是相当惊人的。
因为对于大国,尤其是帖木儿和大明这种万里大国来说,如果只是靠手搓锻打出来的钢材,那根本不具备普遍列装的可能。
而钢铸造的武器、甲冑、火器一旦开始大规模列装,就相当于形成了代差,那就是不折不扣的降维打击。
一想到这里,阿尔都沙对于与大明和谈的想法,更加坚定了几分。
而且再加上一行的所见所闻,阿尔都沙明白,在大明有一个地位跟自己相仿,名叫姜星火的人,正在推动一场史无前例的改革,而正是这场改革,让大明与他从过去情报中获知的印象截然不同了。
商业的大发展,必然会给帝国带来更加丰富的财源与更大规模的税收基础。
接下来,一行人继续前进。
毫无疑问,作为帖木儿汗国的宰相,阿尔都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