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建交(13 / 17)
过不用接受那些他们看起来无法容忍的条件的话,这个新增的补充方案,似乎看起来不是那么不可接受了。
他们开始用波斯语低声交谈,试图找出应对之策。
卓敬静静地坐在对面,观察着他们的反应。
他很清楚,这场谈判的关键时刻已经到来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后,阿尔都沙再次开口了:“卓尚书,您的条件我们明白了。但我们必须承认,这些条件对我们来说有些困难,我们的国家现在正处于内乱之中,无法立即全部满足您的要求,但我们愿意在其他方面做出让步.比如增加进贡的数量,或者开放一些传统丝绸之路上特定的城池作为榷场。”
卓敬摇了摇头:“不够。我们需要的是更实质性的让步,如果你们不能满足我们的条件,那么我很抱歉,我们无法提供你们所需的武器和粮食援助。”
谈判再次陷入了僵局。
但被安排好的傅安却轻轻地走到卓敬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卓敬听后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卓敬对帖木儿使团说道:“我们可以考虑给你们一些时间,但无论如何,如果不能满足大明的条件,那么我们将不得不重新考虑大明在帖木儿汗国内战中的立场。”
这就是你跟我谈不拢,那我就去找沙哈鲁等反对者的意思了。
在大明巨大的压力下,阿尔都沙最终还是不得不屈服了,他别无他法。
大明基本达成了事先姜星火设计好的谈判要求,能谈下来的都谈下来,包括设立天使馆、开放口岸等等,甚至还有些诸如内陆通商的条件,帖木儿汗国竟然也做出了让步,至于这里面有没有想借着内乱的借口来个人货通吃的念头,就不晓得了。
有些条件,大明现在不一定能够用的上,但既然谈下来了,以后就说不准了。
而随着朱棣回到南京,礼部谈好的内容,正式被呈了上去,只要朱棣点头用印,那这份《大明与帖木儿汗国友好通商航海契约》就算是正式生效了,因为阿尔都萨那边有哈里勒的全权授权。
毕竟阿尔都沙不太可能谈着谈着派人回去给哈里勒送信,问问“这条能不能同意”之类的,要真是这样,以现在的通讯条件,永乐二十年能不能谈完都是个问题。
阿尔都沙一行人被庄重地引领进入南京皇宫。
皇宫的巍峨,尽显大明的威严。
穿越一道道门槛高高的宫门,他们终于来到了皇宫接见外国使臣的大殿。
奉天殿内,朱棣已经端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阿尔都沙等人按照礼部教给他们的礼仪,恭敬地向皇帝行礼,然后递交了哈里勒大汗的亲笔国书。
这一刻,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