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大明国师 > 第520章 良知

第520章 良知(7 / 8)

这里,独就有了独知(独自知道)的意思。

  而姜星火做的解释则与朱熹不同。

  “慎独者,人于内心活动之隐微处体察,以至省察克治也。”

  也就是说,姜星火认为“慎独”是自我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最重要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与天俱来的、能知善知恶的良知,要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去廓清任何已经萌动了的过分的私欲和邪念,就实际意义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修养功夫。

  之所以把“慎独”摆在第一位,也是有原因的。

  或许人们一般只会记得冠军的名字,但在明代理学界,还不是这样。

  “明代理学之冠”毫无疑问是曹端,而“明代理学之殿”的称号,则属于黄宗羲的老师,刘宗周。

  明末时期,刘宗周深感当时学风世风之败坏,如何重树学风、纠偏积弊,成了他最重要的理论探索,而“慎独”正是刘宗周提出的解决方案,可谓用心良苦之极。

  换言之,姜星火为了这次的太学之会,是真的请了一堆未来的神。

  中国的王阳明、刘宗周、王夫之、黄宗羲,外国的黑格尔、康德。

  针对世风学风这些问题,在心性论上,王阳明、刘宗周等人提出的办法,是最切合大明社会实际的,将这些办法扬其精髓避其糟粕,自然能够起到战胜旧有理学心性论的功效。

  随后,姜星火又讲了慎独的具体方法,其中就有著名的“静坐法”。

  “其二,主敬。”

  “慎独”是刘宗周的方法,而“主敬”则是王阳明弟子邹守益的方法,有些偏向理学的“居敬”、“用敬”,但不完全是一回事,办法比较保守,但相对于阳明后学中“现成良知”、“百姓日用即道”等激进派的自由放任之主张而言,反倒是真正切实可行的方法论。

  “主敬,心有主宰便是敬,主敬则能克己,克己则有主宰,即保持内心良知的虚灵明觉,从而实现在‘事’与‘念’上对人行为的矫正。”

  对于这套方法,黄宗羲在《明儒学案》里评价是“敬也者,良知之精明而不杂以私欲也,故出门使民,造次颠沛,参前倚衡,无往非戒惧之流行,方是须臾不离”,也就是说,如果能做到主敬,就能保证内在心灵不与外部的实践行为相脱节,完全实现内在良知对人之欲望与外在行为的道德规定,使外部行为完全出于内在良知这一先天之知的道德规定。

  又废了一番口舌,深度阐释完“主敬”。

  姜星火语调平淡地继续说道:“其三,戒慎恐惧。”

  这话乍一听似乎有些拗口,但细想一番,却有来头的。

  “戒慎恐惧”出自《中庸》里面的“君子戒慎乎其所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