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4 / 7)
咱家的大事儿,我一百个同意。可是我得把这事儿厘清,免得到时候啊,都找我扯皮。”
这庄氏哪里是窦媛的对手,等窦媛找到甄夫人,说起小厨房的事情,还说要把大嫂都喊过来,以免各自有芥蒂,甄夫人又立马说不必了云云。
此事自然不了了之。
窦媛抱着女儿过来锦娘家里玩,因天气冷,锦娘就没有做针线了,她正让人沏茶,上果点,才听窦媛说完与庄氏的龃龉。
“她这是拿乔呢。自以为自己生了儿子,现下又怀上了,自然想做太上皇。”锦娘对这样人的心思门儿清。
女人们,有些烦恼发泄出来就好了,窦媛听锦娘帮她说了几句,心情也舒畅许多。但听锦娘说起夏夫人的勾当,她便道:“表嫂可别听她的。咱们筠姐儿的容貌性情,将来还是到汴京找去。”
锦娘笑道:“我也这般想的,只是那夏夫人上门拉拉扯扯不说,还从中挑拨我和通判夫人的关系,有中间人告诉我这些,我也得想法子化解。”
窦媛出了个主意:“其实也不是难事儿,您和韩中书的娘子交好,让她做个中间人,两方说和不就好了。”
“嗯,你说的有道理。”锦娘不喜欢这夏夫人,她和夏夫人是好不了了,但是通判那里,却还有转圜的余地。
于是,锦娘和蒋羡商量了一处,先去了韩中书府上一趟,托了刘大娘子,不免道:“这夏夫人缠着我没头没脑的说了许多,我不是嫌弃谁,是我家姐儿一则年纪还小,不到十三岁,是万万不议亲的,再者即便议亲,也不会让女儿远嫁。”
刘大娘子一听就了然,还很是生气:“人家和你无缘无故的,平白无故的说个商家子,也实在是太唐突了。放心,此事我帮你说和。”
“您这般说,那可就太好了。”锦娘自然也奉上几色时兴缎子。
从韩中书府上出来,锦娘和方妈妈一起上马车,方妈妈道:“娘子,您说这刘大娘子会替咱们转圜好么?”
锦娘摇头:“我只做个样子,她若收了我的礼,明面上大家保持好就行。更何况,通判和判官都是初来乍到的,也不会随时欺负人。”
“您真的不担心么?”方妈妈还是担心,这官员升迁,上下都要打点好,就是这个意思。三年一勘磨,要的便是上官的考评。
锦娘道:“送也不能胡乱送,现下咱们送了,到了明年就养大了她们的胃口,越要就越多。如今我先托了刘大娘子说和,若是大家亲近便罢了,若是她们一心为难,我再和郎君商量对策。”
又说刘大娘子这边应承了锦娘的请求,自然愿意卖这个人情。且不说韩效和蒋羡多年的关系,就说蒋羡之母和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