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1 / 7)
一艘大船在河道行驶, 天下起了蒙蒙细雨,窗户已经支了一条缝,透过窗隙往外看, 似薄雾没有化开, 蓦然有一等杳霭流玉之感。
锦娘现下已经在船上三日了,大人适应过来了,孩子们也没有生病的, 她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可以坐在窗边放松一下了。
好久没有这般闲暇了,锦娘做活差不多十六年, 无一日是真正歇息的。
阿盈端了一壶茶过来,不一会儿又用小梅花攒盘, 装了松子、荔枝、圆眼、香莲、榧子、榛子在方桌上。她又很感慨的道:“娘子, 咱们日日在绣铺忙着, 乍然清闲下来,我都不知道做什么好了。”
锦娘笑道:“傻丫头,绣铺也不是长久之计, 我即便在汴京也做不了几年了。”
“为何?”阿盈不解。
锦娘指了指自己的眼睛:“我九岁开始进绣坊, 现下都十六年了,我的身体已经不如之前了,大部分久做的绣娘,三十岁左右,眼睛就开始模糊不清, 无法看清楚一丈以外的地方。”
阿盈想起朱绣娘, 似乎就是如此,远处走近个人都看不清楚。
她明白了,也不得不说娘子想的是对的, 于是她道:“日后我就好好伺候您,把身体养的好好地。”
锦娘笑了笑,说真的,她不再日日做针线后,腰酸背痛的情况好了很多,甚至睡眠都好了很多。但她握着阿盈的手道:“你平日多跟着方妈妈学学,将来和官家娘子们应酬,你可是我最大的帮手。”
“嗯。”阿盈重重点头。
主仆二人喝了一壶茶,锦娘又把窗户关上,到榻上看书。她还是很满意这艘客船的,不大不小,里面床铺齐全干净,从汴京到平江军,据说无风浪大雨的情况,二三十天就到了,但锦娘专门问过那人,一般都得两个多月才能到。
甚至价钱还不菲,包含吃食杂费在内,她们这一趟就得花三百贯。
不得不说是真的昂贵,但是这也没办法,孩子太小了,坐船可以减少换乘。这也是有些官位为何孤身上路的原因,可以省下不少钱。
不过听说周四姑娘随丈夫到富阳县任主簿一职,富阳县在杭州,耗费更多。
要说吴县和富阳县谁好,肯定是吴县,宋朝的县按照除赤、畿外,有望、紧、上、中、下划分,吴县是望县,富阳县是紧县,且吴县更为平江府的首县。
看了会儿书,又吃了几口饭,很快就到了夜里,蒋羡从外面回来,锦娘指了指铁汤瓶:“里面替你装的热水。”
旅途中洗漱不方便,还好锦娘的铁汤瓶解决不少问题,夫妇二人每日让厨下打了热水过来,梳洗洗漱不在话下,因此身上也颇洁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