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对话耿建清(3 / 4)
课题,意结的是犯罪遮掩,知结是犯罪偏执,情结是犯罪随机。
知结类危险心结是嫌疑人在认知上非常偏执,自己认为不对,也认为受害者不对,偏执的去寻找行为的合理性。
知结类系列作案,受害者往往具备高度的特征相似度,比如相同的职业,相同的行为,相同的爱好等等。
举个例子来说,知结心理嫌疑人讨厌医生,那么他的作案对象就都是医生,讨厌家暴的人,那么他的作案对象就都是家暴者。
情结类心理的嫌疑人性格孤独内向,作案过程有着变态性,这里所说的变态并非作案手法的残暴,而是动机上的无理由,受害者往往非常无辜,和反社会心理高度相似。
陈益倾向于意结类,原因在于意结类系列犯罪中的受害者无明显共同点,且动机难以分析,这就是意结的犯罪遮掩。
不是主动遮掩,而是被动遮掩。
对嫌疑人来说,他有作案的必要理由,但对旁观者来说,这个理由可能难以理解,令人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议,所以很难去揣摩。
既然耿建清说没有找到帝城案和宁城案的共同点,那么意结类心理的可能性最大。
一个大学生,一个全职妈妈,一个银行的职员,除了性别相同年龄相仿,其他的都对不上。
因此,凶手的动机非常隐秘,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找到。
耿建清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帝城和宁城的案子无法找到关联,那么阳城刚刚发生的这起命案,也就很难有所收获了。”
陈益问:“耿叔,帝城案的凶器锁定种类了吗?”
耿建清:“没有。”
陈益:“有怀疑方向吗?”
耿建清:“这倒是有,刮刀,油画用的刮刀,因为受害者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是美术类,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刮刀和凶器很像只有细节上的区别,但是刮刀是杀不死人的,更无法造成刺创伤。”
听到这里,陈益下意识往前翻阅,耿建清看到后说道:“不用找了,毕雪兰不懂美术,真要往上靠的话,只有她女儿周雨梦在学画画,但学的不是油画,这要是联系起来,过于牵强了。”
陈益动作停顿,确实很牵强。
“你有什么想法?”耿建清问。
陈益开口:“没有针对性的职业,没有针对性的过错,从作案动机看,那就只能是掠夺。”
耿建清:“无性侵无财务丢失,掠夺什么?”
陈益放下手中文件:“我要是知道就好了,耿叔,地域跨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线索,这给我们侧写凶手画像带来了依据。”
耿建清表示同意:“没错,第一起命案在帝城,第二起命案在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