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 番外2:全女子钳工班组(3 / 5)
徒弟继续传承。
一批又一批。
一代又一代。
有位女钳工,不仅技术出众,还心思细腻,文笔工整,写了一本师门传。
清晰地记载着她们技术传承的脉络。
像是一棵大树,枝繁叶茂。
尽管这本师门传不涉及任何具体技术内容,但也只在师门内部流传。
直到林巧枝的名字脱密之后。
其中一些故事才广为流传。
有报社的记者来采访她,带来一些读者最关心的问题,她率先问了提到最多的问题:“在这本师门传里,为什么会选择‘掌门人’这个词来称呼林总工?是受武侠的影响吗?”
“不,是觉得合适。”
“最起先,我们大家都随行业大流喊师傅、师父,我也准备这样写的,但或许是口头喊习惯了不觉得,真的一笔一画用钢笔写到纸张上,就觉得师父这个词或许不那么妥当了……”
“我最先想到称呼师娘,师母,却又总感觉不得劲。”
很奇怪,明明师父和师娘是对应的词,应该表达同样的意思,但却让她无端感觉像是附属。时代赋予了这个词更多的感觉和倾向,好像让人更容易一下想到师父的妻子。
同时,力度也不够,也不足以表达她心中的敬重。
“当时,找不到一个特别能表达我心中崇敬感觉的词语,直到我将师门里师姐妹的脉络梳理出来,看着树一样的传承脉络,脑海里突然就冒出,掌门人。”
记者:“所以是由衷觉得林总工适合这个词?”
“当然。”
“我们技术来自她,思维受她启发,精神更是传承于她,我们都接受过她亲自教导,人人都有她身上的风格和影子,并且受益终身。”
她们走出去,一看就知道是谁教出来的。
“在我心里,她是开山者,她是掌门人。”
她喜欢这样的描述。
开山,掌门,这才是林工本该有的气势和力度。
而且,好像她们同走一道,同处一门,是一家人。
她们是技术尖兵、是劳动模范、是人大代表、是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是世界性难题的攻克者……
她们共同走在前进的路上,在林巧枝的带领下,一起向上走,像风暴一样向上走。
“林总工确实当得起这个词。”记者笔动得飞快,又道:“我们都知道,你们师门格外团结,经常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师门传里也没有体现,只记录了这些闯过难关的事,能给大家讲讲是为什么吗?”
“情谊吧……”她顿了顿,回答说,“真的感受到过那种关怀和帮助,一定会常怀感恩之心的。”
她不由想到当初到红旗厂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