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数不清的订单从全世界各地涌来(3 / 4)
被挑剔,被压价,稍谈不拢采购意向就会变化很大。
再多的谈判技巧,都是处于弱势的。
没多久,又有一批拖拉机要出海了。
这次有些许不同,走的是水路,相当大的一批规模!
码头。
林巧枝站在码头边,看着一台台拖拉机被运送到码头。
红旗厂许多人都在。
这是迄今为止,红旗厂对外出口的最大一批货。
码头非常热闹,上下货物川流不息。
周围许多人听说这艘巨大货轮,是红旗厂出口创汇的拖拉机,都纷纷围过来看热闹。
“嘿,洋人也要买我们的拖拉机了!”
“今儿真是瞧到西洋景了。”
“这么大一艘货轮,得装多少台拖拉机啊,我记得丘陵拖拉机不大是吧?”
人群中不乏码头的搬运工人,或者曾经在江城码头最为繁盛的时期做过码头装卸工人的老一辈。
他们在“嘿呦、嘿呦”的号子声中,激烈地讨论这一艘货轮到底能装运多少台拖拉机,又能挣多少外汇。
林巧枝听着这一切,不免感慨:“真热闹啊。”
温东鸣也是满脸笑意,乐呵呵的看着这一幕:“这算什么?现在是陆路交通和城市发展起来了,水运也没有从前繁盛了,再早些年,汉口开埠,江城的港口码头可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想当年,这个港口还是中俄万里茶道的起点,咱江城有‘东方茶港’的美名。”温东鸣说起这些,不免有些骄傲,“当时一条茶道贯通亚欧,那才是最辉煌的时候,说起来,不比丝绸之路差。”
可惜了,现在水运逐渐没落了。
再看不到当年的繁盛了。
但是温东鸣却也不觉得太遗憾。
眼前的货轮,载着东方的工业品远销海外,何尝不是另一种辉煌的起点?
一台台拖拉机,沿着金属舷梯登船,钢板被碾压出颤动的碰撞声。
随着拖拉机不断装运上货轮。
甲板层叠高高耸立,宛如钢铁山脉。
人站在岸边,感觉自己渺小得好像一只蚂蚁,仰头才能看清这艘货轮的的模样。
当最后一道钢闸轰然闭锁,货轮汽笛猛然撕裂空气:“呜———!”
“呜呜——~~”
汽笛长鸣。
林巧枝注视着巨轮上飘扬的国旗,目送着载着这一批拖拉机的货轮破开江水,拖着白色的浪花向远处驶去。
“拍照了,拍照啦!”
红旗厂的工人们笑着排排站好,精神满面,背后是滚滚的长江,还有巍峨的货轮。
有照相机咔嚓咔嚓的响起,在日出的霞光下,记录下这一巍峨大气的画面。
也记录下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