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形成一个“红旗牌”的农机大产业链(3 / 4)
“目前比较普遍的方案,是在雨季来临前加修排水渠,也有一些地区,尤其是旱作区,会用修房子那种黄泥,加固梯田边坡的强度。”
林巧枝顺着讨论,参与进来,她思维也是转得很快,立马想到:“雨季前,可以用拖拉机搭载链式开沟机,沿梯田内侧等高线开挖排水沟,如果有雨势加大的趋势,也能迅速加深加宽。”
“不会打滑吗?”宋莆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
在泥泞地块打滑、深陷,几乎是现在大部分拖拉机会面对的挑战了,也是时常让人苦恼的问题,一村人去推陷在泥地里的拖拉机,再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和泥水飞溅,成功将拖拉机救出来,宋莆也是见过的。
“虽然没有在降雨量大的地区实际测过,但应该不会打滑。”林巧枝顿了一下,解释道:“这款拖拉机的电子传动系统搭配螺旋锥齿轮,可以实时调节扭矩,防止泥泞地块打滑,再加上它重量轻,马力足,之前测试深陷、打滑的情况表现都还不错。”
“如果再搭载抽水泵的话,配合竹管、软管一类的引水,可以有效将积水排至田外河道。”林巧枝越说眉头就越皱起来,理论是理论,但真要暴雨天作业的话,“或许可以加一个差速锁。”
“差速锁?”
“爬坡时增大扭力,再配合差速锁,安全性就大大提高了,电传系统加这个功能不算复杂。”
唰唰唰……
许多道奋笔疾书的声音,笔尖都要和纸张摩擦出火星子了。
不断碰撞出令人惊喜的结论,宋莆也是生出一种别样的兴奋,对他来说,也是一次非常新鲜且惊艳的体验了,接着就继续往下说起来。
农业一年到头,天灾可不少!
人们自然有一套应对的办法,这是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经验,不必言说,可随着中国工业逐渐发展,显然有了一些截然不同的全新应对策略。
宋莆觉得?*? 好像亲手推开了这扇门,新奇又悸动。
高温干旱,如果真的一滴水都没有,那确实很难,但若附近河道还有水,农业机械化显然是救命的东西。
不至于像是古时候,人力一肩肩的去抬水,扁担两头的那点水,地都还没湿,就又被蒸干了。
“还有冻害。”
说起这个,方才还激烈讨论的声音,像是退潮的浪花瞬间小了不少。
冻害,农机自己就是冰冷冷的钢铁机械,能顶什么大用呢?
三两句后,会议室变得有点安静起来,直到有人开口。
“林工。”胡开记注意到林巧枝表情细微处,试着喊道。
“是想到一点东西。”林巧枝应了一声,道:“我们国家不是可以自主生产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