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难道敢忽视林巧枝的意见吗?(3 / 5)
一群优中选优、层层淘汰的人,才能接受培训,紧着那几台落后老旧的教练机练习,每一次起飞,烧燃油堪比烧金子,这里面最优秀的,才有资格去开更新、更先进的飞机。
林巧枝再皱眉,强势道:“我还是持保留意见,不赞同这个吊装方案。”
闻言,燕化的领导们就更糟心了,不仅是没胃口了,接下来几天,一直到火炬头安装好,可能都要食不下咽了。
林巧枝当初不敢忽视翁工的直觉。
燕山石化难道就敢忽视林巧枝的直觉吗?
还是如此强硬的表态不支持!
林巧枝当初可是在测试组都没测试出问题的情况下,亲自钻机底去验证。
果然发现了发动机过热,最后分析是传动负荷大,齿轮参数不达标。
行业中类似的先例太多了。
甚至有些人不具备技术底蕴,只在一线工作十几年,也会培养出这种“直觉”,一看、一摸、一听就知道不对劲。
准确的甚至有些可怕。
但林巧枝也不是那种只提问题,提完就扔给别人头疼,自己当甩手掌柜的人:“这样,我打电话给第一重型机械厂的起重机手,和他商量一下有没有别的方案。”
“塔机我们也考虑过了。”燕化这边还以为她是想借塔机,“一是那边项目也在关键时刻,二是塔机拆卸、运输到北京、再组装起来,调试好,到能进行作业这个时间,也不比龙门架的方案少几天。”
“不是说借塔机,陆八一在起重机行业的名声应该不小,他的能力你们应该也有所耳闻,我和他试着商量一下,看有没有别的方案,比如用履带式起重机达到最大高度,剩下的一部分想办法用别的方法做补偿。”林巧枝给出她的思路。
她又道:“你们考虑一下。”
“行!”林山雁一咬牙,她始终主持着厂内的工作,知道林巧枝的性格,绝不是无的放矢的人,“那我们先去和海军那边商量一下。”
相比之下,无论是国外进口的直升机,还是批准过的方案,林山雁还是更信任林巧枝的判断。
饭还是要吃的,总不能都浪费了。
只是吃饭的过程中,林巧枝也是有点食不知味,脑子里一直思考。
有整块的时间思考准备,到底还是完备一些。
林巧枝把整体思路写下来,交给林山雁。
这位身处高位的女领导很有魄力,当晚就致电了更高级别的领导。
“这可是你们自己提交的方案!”
“是我们考虑不周了,现在有人提出了问题,我想还是和海军那边沟通一下。”
“谁提出了问题?”
提了就要动摇已经批复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