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出错了就要端正态度(1 / 4)
判断有误?
高辰精神一振, 有误,肯定是看出了点名堂。至于技术团队出了错,那就更正常了, 前面那么多技术问题被攻克,不都是代表林巧枝指出了前面考虑方向的错误吗?
现在多他们一个不多, 少他们一个不少, 也没有什么好丢脸的,最关键的是,不能把锅扣到他们头上!!
维修这个东西是这样的。
谁也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对另外三方来说,一旦确定是己方责任, 甚至是设计失误,那或许是天价赔偿,如果是部分缺陷,不论是返修还是重做, 都是一笔恐怖的开销。
尤其是提供技术包的鲁姆斯公司,是绝对不愿意承认是他们技术根源上的问题, 而且作为成熟的技术方, 他们也坚信自己的技术没有问题,故而,鲁姆斯的专家团队也是四方中最强势的。
而对于中方而言,也是肯定不能承认是他们“操作问题”的。
这么昂贵的设备,肯定是有保障协议的,但是人都知道,保修绝对是不会包人为损坏的!就好像自己把电脑掉进湖水里, 泡了一夜,没有哪个公司会提供免费保修或更换, 除非它是冤大头。
但问题就摆在这里。
按照合同和协议,三方是必须把这个问题找出来的!他们有这个责任和义务,且不说国际政治方面的问题,就单说他们各自公司的市场,人家花了上亿美元采购的东西,没有任何保障和说法,一定会是震动世界工业圈的大新闻,失去市场的信任,距离集团完蛋就不远了。
如果问题不大,大家肯定是认真工作,解决问题,皆大欢喜。
但如果真的埋着大问题,谁也不愿意承担,最最起码,表面上也要有个过得去的说法——比如把问题推给中方。
又或者,让中方再拿一笔维修费出来,弥补这部分返修或者重做的恐怖损失。
这个时候,就是谁弱谁吃亏了。
没办法,谁让你连技术哪里出问题都看不出来呢?
这就和战场一样,谁拳头小,谁就受欺负。
各方利益冲突之下。
林山雁等人才会忙得脚不沾地,到处开会,不管是小问题,还是可能藏着大问题,他们都必须做好万全的应对方案,绝不能吃这个闷亏。
所以,这看似日日和平检修日常下,实际藏着汹涌的漩涡和暗流。
中方的技术人员,真的是顶着千斤万鼎的压力在谈判桌上,想要尽力避开这些危险的漩涡和暗流。
林巧枝一直都知道,人弱小的时候是要吃亏的,就像她小时候,说话都是没有人理会的。
但从眼下情况看,新中国现在还未尝不是处于“尚且弱小”这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