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我觉得你们判断的方向有误(3 / 5)
林工你既然有自己的思路和条理,咱们就先自己看看,各班组都汇报一下情况吧,还有目前四国技术人员检修记录,让林工了解一下最新进展。”
她是不会让林巧枝赤手空拳就上阵的。
起码要先熟悉一下设备,仔细看看问题,抓一手底牌再上桌代表中方和另外三方谈。
否则两手空空上战场,那是送上去当炮灰。
会议室内各位开始按照林山雁的要求汇报情况:“目前是由鲁姆斯公司牵头,从数据仪表,操作工艺这方面查起……”
林巧枝听着,时不时还做点笔记,二次扫雷出成果的概率大大降低,但是也是有好处的,起码安全性提高了。
对应到此时,就是她可以无痛接收前面第一批扫雷人得出的信息和结论。
不过也要小心甄别就是了。
要是全然信任,从而被误导,有可能就要被地雷炸了,也有可能自己本来可以排查出来的雷被忽略放过。
也就排查了几天,数据算海量,信息交流很快完成。
会议也就结束了,林山雁又要去忙了,派了个叫作高辰的车间主任给她当副手,做配合。
带着林巧枝一行人往车间走,高辰还介绍道:“这条路走过去,就是我们的食堂了。”说起来还有点不好意思,“也差不多要中午了,其实也可以先吃过饭再来熟悉这套乙烯装置的。”
“还是先去看看这套乙烯装置。”林巧枝语气里有点期待的。
相比那些完全相信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这种带着挑战性的技术,还是世界先进水平的30万吨大装置,真的更让她脑子里那根神经兴奋。
燕山石化车间。
林巧枝其实在梦里见过这个车间,但是现实中再看,感觉还是很不一样。
会有一种“原来现代化的大型化工装置是这样的”震撼。
更高的自动化水平,更先进的自控设备,以帮助工人离开极其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
更规范严谨的操作,甚至是从着装、纪律、操作等等细节方面都有极其细致规范的管理。
她们还是起步太晚了。
以至于大大落后于世界步伐。
林巧枝着手开始检查。
她心里有一套自己的顺序,参考着他们第一遍排雷的结果,比如第一个被怀疑的,就是炉管供应商法国庞培公司,大家提出,“会不会是炉管材料质量问题?”
修复后裂缝反而扩大,很明显就是材料延展性不足。
林巧枝确认问道:“抽样送检的时候,高温抗蠕变性能查了没有?”
高辰一边回忆,一边点头道:“查过了,抽样送检之后,得到炉管材质成分都是完全符合标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