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林巧枝赫然已经建立起了威名。(1 / 4)
段霍费力地吐口气。
感觉从来没有这么累过。
按理说, 他几十年积累的手上技术是比林巧枝高的,面对这种指导场面,完全可以游刃有余。
可林巧枝的操作, 真的有些过分规范了,严谨到让人怀疑她是不是教科书成精。
众所周知, 百分之九十九的人, 是不会完全按照要求走的。
即使是再简单的事。
比如眼保健操,广播体操,简单吧,还有人领着做,但放眼望去, 依旧是各有特色,各有千秋。
如果难一点,比如有一套二十八个步骤的食谱教学,能严谨按照步骤来, 要求自己和食谱一模一样的人,也绝对是少数。
“这个没有, 算了吧。”
“差不多得了。”
“这不是一样吗?”
“切丝的话, 这粗细看起来应该也行。”
……
这是主观意愿上的,还有不少客观的做不到,人的惰性使然。
就好像此刻的段霍。
他不和林巧枝在一起共事还不觉得,真的在林巧枝旁边和指导下做事,才发现自己居然有这么多小毛病。
他不得不提起精神,约束自己,要是一不小心注意到林巧枝又做了什么自己没注意到的操作, 心就是一虚。
主要是担心这大庭广众的,自己成“教学典范”了。
注意力一直紧绷着, 约束自己所有行为向规范靠拢,真的是疲惫。
于是,对林巧枝的操作,段霍是毫不犹豫的夸赞。
林巧枝和段霍从前不认识,往后很有可能也只是笔友,并没有多少利益交集,这就显得段霍的夸赞格外真挚淳朴了。
而当技术人员、特别是高水平的技术人员,抛弃了那些客套和场面话,予以同行简单真挚的赞美时,那些赞美的分量就是所有人都能感知到的。
不管是来围观学习的学?*? 徒,还是在旁边焦急等待,又不得不做出镇定领导模样的祁厂长等领导,听到不断传来的“漂亮”“细致”等声音的时候,心就嘭嘭地一上一下的跳。
“这里再往外多修一点。”林巧枝做着,忽然要求了一句。
林巧枝的把关和指挥也是没有停,这是她的想法和方案,自然是她最熟悉落地的效果。
段霍却是一愣,下意识朝着林巧枝看过去,见她按对角线顺序,分3次拧紧压板螺栓。
段霍一下就把这个动作记下来了,感觉脑子像是被蜻蜓点水一样,恍了一下,同时再次诧异的看林巧枝一眼。
这种细致的考虑,很少出现在书面材料里,基本只存在于师徒传帮带的口口相传的体系中。
拧螺栓本就不是重要动作,拧紧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