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女钳工[六零] > 第111章 提前10年告别‘万国机车’备件困局

第111章 提前10年告别‘万国机车’备件困局(3 / 4)

适合我们现在的方案。”可惜的是,目前全球都还处于实验室阶段,但如果中国现在启动研究,倒是可以戏称一句“我们和西方在同一起跑线上”。

  她心里这么想,但继续道:“要是能优先攻关砷化镓二极管,我们可以用它来控制回路。”

  说起前沿技术来,祁厂长知道的完全不比在座的技术工人少,他也是一下就把整套技术串起来:“可以用在高频辅助电路的那个?”

  “对。”林巧枝不置可否。

  她又陆续提出几种想法,有的像是混合整流一样看起来非常可行,有的则像是砷化镓二极管一样,看起来遥不可及,甚至有的想法,在大家看来有点天马行空。

  祁厂长等人听得入神,林巧枝将线头拉了回来,在黑板上用粉笔敲击两下:“总而言之,目前还是这两种技术,最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她客观的描述:“在座各位应该也清楚,我们的高压硅元件,还有配套的散热系统,技术在近年是有飞跃的。”

  为什么呢?因为军工任务和重大工程驱动,他们1970年的“510工程”需要3000只高压硅元件,他们的“451工程”,也就是受控热核反应装置,研制了500A/2000V硅元件,所以有单位和研究所,在高资源、高压力下,带头做了攻关。

  军工任务,和重大工程,始终是这个还在战火阴云笼罩下的国家中,最为紧急、最为迫切、最为关键的任务。

  林巧枝不谈这些大项目,只谈她从资料中看到的具体技术。

  还有和6Y2型机车做适配的技术方案。

  ……

  祁尤理解地点头道:“也就是说,引燃管的核心是水银整流,换成用硅整流?”

  “这是最稳妥且高效的方案。”林巧枝条理清晰,“咱们铁路技术的发展,还是要走实用主义,我们先主力做硅整流,优先改造6Y2等车型,解决眼前实际困境,而液力传动则可以帮助我们降低压力。”

  此刻,黑板上已经一分为二写了不少东西了。

  她在下面空白处画上横线分隔,再写上刚刚提及的晶闸管等技术,“未来一个五年,我们可以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最后,她在底部结尾写到“标准整流模块”,放下粉笔:“尽管很难,但在未来的布局和规划里,我还是提议尽早统一散热接口与电气参数,”以她曾经做过20吨分体模具的经验来看,统一标准,绝对是受益无穷的,“如果我们国家的机车能实现标准整流模块,实现‘即插即用’维修模式,那么……”

  她顿了顿,看向大家:“我们或许可以提前10年告别‘万国机车’备件困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