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毕竟上赶着不是买卖(6 / 7)
。
说不论和林巧枝说什么,她都能很快听懂,并且语出惊人,甚至一度现场给出一些新奇、角度独特的解决方案。
说林巧枝“有点神”
温东鸣不自觉就挪了挪屁股,不经意间坐直了一点。
然后见林巧枝点点头,说:“步进梁式加热炉这个东西吧……”
温东鸣只感觉耳朵边嗡嗡嗡的,简直跟听到鸟语一样。
每个字他都听得懂,每个技术词汇单独拎出来他也都知道,但是排列组合到一起,怎么就如此陌生?
哦,他忘了,他不是技术出身,只擅长和了解拖拉机来着。
他也享受了一把北方市场里,各村拖拉机手听人念拖拉机维修书的精神洗礼。
脑子里有东西哗啦哗啦的流过去。
他只能勉强用脑子判断,好像是有点逻辑的样子?
他“咳”了一声,努力保持精神,让自己不要打哈欠,实在是有点催眠了,而且他昨晚也有点兴奋得没睡好,只能说,“有想法很好,可以和王工聊聊。”
还是去祸祸王柏强算了。
死道友不死贫道!
林巧枝还真去了,到了车间以后,还是照例清洁操作台,然后保养所有工具。
脑海里思索着。
看到王柏强来了,她凑过去打听:“王工,以您的经验,咱们的各类钢材、还有零件大概几天能到位?”
“应该要有几天。不说组织调配的速度怎么样,光是这些材料在路上运输消耗的时间就不止几天了。”
资金到位之后,第一件事当然是采购。
总不能大喊一声芝麻开门,资金立即就变成材料了。
王柏强还以为她着急:“这两天你也可以干干别的,好好准备一下,比如思考怎么腾出车间,整体上怎么协调工人,画具体落地的实施图纸,关键点安排谁来完成,重难点怎么兜底保障……”
对于林巧枝申请立项成功,王柏强还是很自豪的,虽然同为丘陵山地拖拉机,但他是个直脾气,没什么别的想法。
反而有种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感觉。
而且两款拖拉机,其实在中国也没有什么冲突。
林巧枝的那一款技术虽然更好,能适应更为狭窄的丘陵小地块作业。
确实高端,技术一流,但贵啊!
他做的东方红70型拖拉机,却有一个任谁都没有办法拒绝的绝对优势——便宜。
就中国的小老百姓,谁能抗拒?
所以在较为缓和的,坡度不超过15°的丘陵地块,东方红这款拖拉机肯定还是主力。
而且就算这一项上青出于蓝了,那他不还是有技术、经验、知识厚度、管理这些还可以教吗?
王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