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一定要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4 / 8)
过”,哪有那么容易?
黑色脑袋围成一团看那个本子。
好一会儿都没有人说话。
过了半晌,才有人道:“复杂成这样,还能想出办法,确实厉害。”
这一声感叹,像是打开了话匣子,大家纷纷表露出自己的情绪来。
“这不止是厉害了,这种没有人踏足过的空白区,光是想一想就觉得头大,就算图纸出来了,之后也是一坎接一个坎儿,跟走开荒山路一样全是野草刺蔸子。”
这可和他们做的,在已经有的架构里添添改改,完全是两个概念。
没点本事和底气,谁敢往这条路上闯?
这样按捺?*? 不住的讨论,一直持续到了中午,吃过午饭就更没什么心思工作了,等着自己师傅去开会。
陆续有高工进入会议室。
都比原本预计的时间,早来了不少,有的提前四五十分钟就来了。
来了就先找林巧枝。
林巧枝按照他们好奇和擅长的部分,给他们分了图纸:“有任何疑问和问题,都请及时与我交流。”
原定两点半的会议。
才两点钟,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一圈埋头看图纸的高工。
林巧枝又一次面对同样的情况。
可这次,她却没有上一次的忐忑不安,连呼吸都紧张得屏住。
可能是有经验,心态得到磨练。
或许是又完成一件其它地方所有人都完成不了的事,这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是极其增长信心的。
沉默的时间很长。
等了差不多快一个多小时,才有人陆续发声。
也不是说“没问题”之类,而是对自己疑惑的部分、发出质疑。
林巧枝摆事实、讲技术,拿数据,逐一和他们辩论。
之前20吨重模具那个,基础图纸还是别人的,她只是负责设计分体方案,但今天这份拖拉机图纸,每一个零件可都是她一笔一笔画出来的。
她心里有数。
偶尔一两个觉得对方说的还挺有道理的问题,林巧枝直接就拿绘图纸和铅笔:“稍等我一会儿,十分钟。”
当场就给改好了。
“这样是不是解决了?”
这场讨论会从下午一直开到晚上七八点。
整整一个星期,隔一两天就开,每次都讨论不同的问题。
从各个角度,全方位的讨论这套拖拉机的可行性。
会议室里,大家穿得都朴素,可眼睛里都是热忱,没有人喊苦喊累,投入讨论都非常积极。
直到这天,会议室里终于没了声音。
并不是百分百确认这个全新的、几乎引领世界水平的拖拉机没有问题。
只能说,在他们目前的技术能力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