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真是英雄出少年。”(7 / 8)
半径缩小到3.2米。】
最后,还有建议持续关注,重点培养的字样。
是此次广交会政审给出的评语。
而实现这一切的年轻人,才仅仅十七岁。
本想开口提醒“会议注意精简人员”的胡开记把话咽下肚,赞叹:
“真是英雄出少年。”
他把履历合上,冲林巧枝笑了笑,由衷道,“国家就需要你这样的优秀青年后备军。”
林巧枝赧然一笑,没说什么。
胡开记咳咳两声,对着几个国营厂的代表道:“我们这次会议,主要是了解各位的产品特点和优势,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希望我们面对面沟通,能得到一些纸面之外的细节和惊喜。”
……
除了帮助配合外交部和商务部的工作人员。
林巧枝他们自己也学了几国的简单外语,简单地培训了一些交流话术。
总之,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订单!
很快到了开展的那天。
林巧枝换上新做的衣服,白衬衫,绿军裤,看着精神又健康!
她肩膀宽,能撑得起来,很有些英姿飒爽。
往展位面前一站,倒是显得亮堂。
不过实际情况却不怎么好。
“怎么没什么人呐?”林巧枝纳闷的嘀咕,还踮起脚尖看远处人头攒动的展位,果然都是买农产品,手工艺品那些比较热闹。
王柏强坐那儿,面前摆了个小桌子,手稳稳地握着锉刀,摆弄他面前的正十二面体,“可以了,起码有人问。”
比他之前参加那次好多了。
林巧枝鼓了鼓腮帮:“偶尔是有一两个问,可是很快就走了,都不感兴趣吗?”
难道国外就不需要拖拉机吗?
还是他们工业真的差这么多?
正说着。
有个金发碧眼的男人,穿着西装,看起来高大精神,身后跟着好几个外国人,进入了他们工业展区。
他们好像没有想要的产品,而是从前往后看。
林巧枝注意到:“他们好像是稍微大型一点的展位都看了。”她连忙伸手拍拍身后的胡清,“赶紧把咱们厂生产的最大的拖拉机照片拿来,摆在最前面。”
温厂长也暗自观察,做了一些布置和准备。
这群外国人,一边走,一边看,很快就接近了红旗厂展位这片区域。
他们一行人在隔壁解放牌重载卡车展位前站了很久,上下左右的仔细看,时不时通过翻译问几句话。
最后,才终于开口,表达来意。
胡开记翻译着,对解放厂负责人说:“这位先生是为一条早年从奥地利购买的冷轧生产线而来,其中有一段事故频发,几乎2天就要坏一次,他们想重新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