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十里八乡都敲锣打鼓欢迎(5 / 8)
。”林巧枝也不生气,拆下来有没有磨损划痕就一目了然了。
对方认死理,林巧枝说不通,就请当时隔壁三车间的主任池民来看。
池民来看过之后,拍板说林巧枝装的确实更好。
坚持说自己十几年经验的老钳工,当时脸就有些挂不住。
他闷着气,还想说。
然后林巧枝先说了一句:“你是不是右肩膀下面两拳左右的地方,骨头缝里经常痛?”
当时就把人说得愣在原地。
“你怎么知道的?”胡清聊起这个就好奇,还追问,“听说好几个装配车间的工人,后头都拎着点东西到你家找你,跟你打听肩胛骨那块疼的事,这事是真的吗?”
他这条八卦一说,顿时把绷着脸吃饭的,埋头香喷喷吃的,沉稳地一直没怎么出声的,目光都吸引到林巧枝身上。
努力降低存在感,幸福扒饭的林巧枝:“……”
幸好她专心吃饭,已经差不多吃完了。
又飞快把铝饭盒里最后几粒米饭扒拉到一边,扒拉扒拉堆好,一筷子翘到嘴里,吃完擦嘴,林巧枝才侧头看胡清,也问:“你从哪儿知道的?”
她发现胡清好像什么都知道,简直是八卦小能手。像她,就不知道胡清最近做了啥。
胡清得意得挑挑眉:“我妈可是家属院一花,人送外号‘向阳花情报员’,朵朵葵花向太阳的口号晓得不?说的就是这个。”
明白了。
遗传的!
“原来你妈是金花婶。”林巧枝感慨,大伙可都说了,金花婶要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绝对是搞情报的好手。
“你还没说呢,是真的吗?你怎么知道他们哪里会痛的?”胡清好奇地追问。
“不算全真,八九不离十吧。”林巧枝解释了一句,“不是什么稀奇本事,从小看我爸揉药油,看多了就知道了,装配组里感觉有些人不太会技巧和巧劲儿。”
林巧枝又有些疑惑:“我记得我们厂不是每年都会有组织学习吗?”
刘国友这个从场外招工的钳工里走出来的,对这个深有感触,“说是这么说,但很多人进厂当学徒工跟着师傅学的,等后来学会了,就懒得改了。”
反正现在也能做,还已经做熟了,又做什么要费心神去学新的?也没什么好处。
“好了,饭也吃了。”王柏强打断闲聊。
把桌上铝饭盒盖子盖上,稻草绳往铝饭盒把手中间一穿,一系,提溜就是一串,刘国友拎着往外走:“我送去就好了,巧枝你抓紧时间多看看资料。”
很想去餐车见识见识的林巧枝:“……”
这刘大哥手脚怎么这么麻利?
她眼睛跟着刘国友往外,就差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