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127章 天下何处得此贤才?

第127章 天下何处得此贤才?(4 / 5)

更重要”这个问题上,刘备和曹操的看法都是一致的。

  曹操认为“天下之智力”最重要。

  而刘备更是本来就更进一步,认为“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

  所以,不需要再有人劝刘备注意“人心有多重要”这个问题了,刘备懂的。

  历史上到了隆中对的时候,刘备给诸葛亮的留言依然是全部在谈人心,“不度德量力,欲申大义于天下”。

  反而要诸葛亮来泼冷水、让刘备现实主义一点,先想想根据地“跨有荆益”。

  跟人说话,说什么,是要看对象的。得对方缺什么才说什么,不缺的东西,哪怕是非常正确的大道理,也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

  李素想明白这一切,决定不再剽窃曹袁“方面何所可据”的对话了——这个对刘备没用,他不缺,说点缺的吧:

  “既然兄如此忠义,愿为朝廷赴汤蹈火而不惜官爵,素倒有一些预留的后手对策,可以为兄所用——至于如何靠这一以贯之的忠义,继续赢得善始善终的天下美名,素本来也有所谋划,只不过,观兄本身亦长于此道,这部分看来是不需要我说了。”

  刘备:“但说无妨。”

  李素:“那便说说,万一朝廷见辽东无事,要调兄另任太守,当如何确保人去政不熄、辽东之地依然推行兄长的屯田政令、闭关自守如世外桃源,遥尊兄之旧政。”

  李素是个丝毫不肯吃大亏的人,所以辽东打下来了肯定不能白打。

  最坏的情况下,即使灵帝最后这九个月的寿命里还能折腾出点幺蛾子,李素也要保证刘备人走茶不凉。

  好在辽东本来就跟辽西隔着燕山走廊地带的四百里无人区,只要辽东军控制住了海军,不让进攻者从海路运粮补给,那么在辽东形成几十年的割据自闭还是很轻松的。

  李素要做的预案,就是哪怕刘备离开的时候,汉灵帝不会任命一个不靠谱的辽东太守过来摘桃子。

  至于灵帝、少帝双双死后,那就无所谓了。

  历史上董卓之所以能听徐荣的推荐任命公孙度空降辽东太守,那是因为辽东当时本来就处于半无政府状态,太守出缺,也没有强势人物,更没有人组织打起讨董的旗号。所以董卓控制的朝廷才能空降成功,加上公孙度自己也是个“单骑入州”的狠人。

  不过,这一世,即使在如此情况下,只要辽东早早扯起跟公孙瓒、袁绍他们一起讨董的旗号,哪怕因为地方太远自闭而事实上不出兵,那也够了——我都讨董了,怎么可能还承认董卓派来的太守?公孙度要是还敢来,就当作从贼之辈一刀斩了。

  当然,这只是最坏的情况。也是为了守住“忠义到朝廷崩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