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110章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

第110章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4 / 5)

千头没卖完,作为拉车运输军需物资的驮畜。

  这样一来,刘备改辎重牛为租牛,也可以说是权宜之计,其他人根本不会关注。

  另外,租牛之法也比屯田制寿命更长、更能细水长流,后世一直到五代十国的战乱期间,为了快速筹措军粮、又给流民一条活路,五代各国都有实施租牛法。

  租牛法的好处是比屯田更加轻民简政,操作简便,给屯田官盘剥百姓的空间也更少——

  因为完全版的屯田制,有时候百姓最初两年困难期过去后,春荒时已经有一定的口粮积蓄、也有留了种子。但屯田官为了多收利息,经常不管百姓需不需要种子,都强行摊派借贷给百姓种子、秋收时翻倍甚至三倍收回来。

  这个弊端,就跟宋朝王安石的青苗法、到了执行层面被强行摊派、让不缺粮的百姓也被背上高利贷,是一个道理。

  而相比之下,牛对于绝大多数百姓而言,始终是一种非常奢侈的大宗财产,在每户人家只有几十亩地最多百亩的情况下,他们也无法充分利用一头牛的劳力。所以牛肯定是百姓所缺的,租牛不存在害民摊派的问题。

  这样一来,李素就把屯田制改良成了“口粮、种子和农具,只在大灾流离初年、百姓确实啥都没有的时候,才租给百姓、收取高利。等百姓缓过气来,这些东西可以自给自足不想付高利贷时,就只租牛”。

  当然了,在封建时代的行政管理效率下,任何制度都不可能完全没有弊端和盲点,租牛制比屯田制管理省力很多,但时间久了也是会出问题的。

  后世五代之初的后梁,朱温就在汴梁附近租牛,后来后唐后晋后汉三朝也一直收朱温租出去的牛的牛租。但实际上因为已经过了几十年,很多牛都老死了,老百姓都没用到牛,还在交高达四成收成的牛租。

  一直到周世宗柴荣即位时,体察民情的柴荣深入民间梳理了一遍牛况,一番大普查,才把已经老死了的牛的牛户免租了。

  不过这些弊端,跟刘备和李素是没关系了,“牛老死还收租”这种事儿,起码是屯田了二十年后才会发生的,刘备眼下收获的就只有纯纯的民心和感恩戴德。

  “那就依伯雅所言,给百姓口粮、种子与租牛,换取秋收时的收成。子敬,这事儿你和子泰(田畴)负责,子泰是无终人,又担任簿曹数年,对齐民垦荒应该比较在行,你俩商量着办。百姓们如果不愿意接受这个条件的,也不勉强。”

  鲁肃拱手答应:“府君放心,我与子泰定然尽心尽力,府君以军粮拯百姓于水火,百姓感恩戴德还来不及,怎么会嫌弃租税高呢。”

  李素等安排完之后,又补上一句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