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3 / 5)
出去吧?”
迟晚连忙摇头,“没有,一确定消息,臣就来给陛下报喜了。”
看看圣元帝的样子,她们吵架不重要,可要不是第一时间过来跟他说,那就是要吃人。
圣元帝垂眸想了想,“此事暂且保密。”
在皇孙万无一失前,他得保护皇孙。
迟晚也是这么想的,能看出来,皇帝对得到皇孙的渴望,已经到达了极致。
果然,圣元帝目光灼灼地看着她,“舟儿腹中孩儿若是乾元,朕许太孙之位。”
话是这么说,但其中难度不小。
历史上还没有公主的孩子做储君的先例,就算皇帝从远了十万八千里的地方过继一个孩子,储君都不可能是公主,也不可能是储君的孩子。
然而迟晚是入赘,她入赘到了皇室,入赘到了长公主府就是长公主府的人。
按照入赘逻辑来说,她的孩子理应姓虞,继承虞家的一切。
皇家没有这个先例,可民间这样的例子很多,朝堂上也有这样的例子。
关于这件事,恐怕少不了一场辩论,赢了,则大义礼法在虞九舟,输了,则大义礼法在宝安王。
日后这场辩论是少不了的,最后决定胜负的,还是圣元帝究竟要传位给谁。
圣元帝的遗旨,也代表着大义礼法。
迟晚跟虞九舟要的就是,圣元帝提前写下遗旨。
听到圣元帝又开始画饼,迟晚只是垂眸,一副不敢接话的模样。
说话没有回应,这让圣元帝有点儿尴尬,“再过一月临安公主回京都,同月秋闱,九月秋猎。”
“舟儿有孕,到城外迎接临安公主的事就交给你,至于秋闱,你来监考,剩余的官员就由舟儿定。”
说到这里,圣元帝则想到了秋猎。
九月份的时候,虞九舟怀孕五个月,按理说是可以出行的,又不是初期跟晚期,会更脆弱些。
当年皇后怀孕,他问了太医许多,如今想起来,还真是唏嘘,他跟皇后终究是渐行渐远了。
秋猎的事情到时候再说吧,还不着急。
京都秋闱的事情,礼部已经提前两个月在准备了,让迟晚当秋闱的监考官,就是等于让这一批学子称她为座师。
这就是天然的联系,秋闱上榜的学子,想要选人投靠,第一个选择的人就会是迟晚。
等日后中了进士,上门拜访的选项里也肯定会有迟晚。
这就是很多人想当主考官的原因,不管是童试,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每一场考试的主考官,总能集一些人才在身边。
这就是很多人想做主考官的原因。
其中上榜概率最高的就是南方学子以及京都学子。
让迟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