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1 / 8)
圣元帝不是个好相处的, 此人敏感多疑,总觉得别人在欺骗自己。
早朝上虽一切都按照计划进展着,圣元帝也同意了。
但是毕竟圣元帝是被架在那里, 不得不同意的, 银子诱惑是其一,高正“逼迫”是其二。
只是第一个,他的心里肯定顺畅了,可是还有第二个。
迟晚跟虞九舟来到御书房时,就听到圣元帝在发脾气, 两人对视了一眼, 一同走了进去。
还不等两人行礼,圣元帝就开口打断了两人,“好了,你们说说, 高正究竟想做什么?”
迟晚沉默,来的时候虞九舟就跟她说了,非必要不开口。
回答圣元帝的人自然变成了虞九舟, “陛下,高正是在给他高家留后路呢。”
“呵!”早猜到是这样, 圣元帝对高正的怨气也没有那么大了。
他这个皇帝都在给自己留后路, 能看出来,高正一旦从首辅的位置上下去,高家就要倒了。
施行新法, 是险中求胜, 为高家求一线生机。
圣元帝想的是,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官员,他们一直在反对这件事, 他当然知道他们反对的原因。
新法夺的就是官绅的利益,相比来说,提出新法的高正,倒更显得大公无私了。
罢了,随高正去做吧,反正他只收银子,不管事。
圣元帝叫两人来,是有另一件事要说的,“武城雪灾,银子,物资都送过去了,宝安王回来禀告说,武城的雪还没化,救灾艰难,路边都有冻死骨。”
“他说等雪化了,才有可能救灾,现下物资发不出去,雪化不了,武城每天都在死人。”
他是不喜燕北,可燕北百姓也是他的子民,要真是见死不救,还不知史书会如何写他呢。
虞九舟拱手,“陛下,臣得到一法,盐能化雪。”
先化雪才能救灾,这是发生雪灾的共识。
圣元帝无语,他这个皇帝都知道盐贵,化一城之雪,那得用多少盐,粗盐五十文一斤,细盐高达百文,像王公贵族用的精盐价格更高。
就算只用粗盐,一两银子只能买20斤盐。
“一城之地,需要多少盐。”
圣元帝没想到,虞九舟真的算了,“以粗盐为例,得用几千万斤盐,但武城不是每个地方都需要的,只需要用盐把灾情严重地方的雪化了,弄出一条救灾的路就好。”
“臣有一个婢女叫秋来,她去东海为臣之外祖诊治,以防母后担心外祖身体,回来时跟商队正好路过武城,因担忧武城会发生瘟疫就留在了那里,她给臣传回消息,绘制了武城的受灾情况,因此百万斤粗盐,就可以给一些严重的地方,开出一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