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风起云涌之地(3 / 5)
中,建康这边才有过士族反叛失败的警醒在前,那麽就算魏军能够如他们所希望的那样,避开了洛阳方向的眼线,随后挥兵南下,也一定会被真正军民同心的建康拦截在外。这样的全线入侵稍有操作不慎,就会满盘皆输,甚至比当年苻坚输掉的几率更大!
可他虽然在心中冒出了这样的疑惑,却终究还是没能想出一个理由来解释。
他们此刻也已急速发兵,为防局势恶化,来不及用更多的时间来确认其中的情况。
就算真错怪了魏军,提前增兵于邺城之下,防止他们要从这一路进军,也不算做错!
所谓防患于未然,正该如此!
不过这些话,好像就不用和部将说了,以免军中以讹传讹,闹出什么流言来。毕竟这当中,还有一批迫切为国效力的非正规军。
“魏王的用意?”
刘裕道:“天幕已说到了这个地步,他为何还要负隅顽抗,难道直至此刻也还觉得,陛下会苛待胡人不成?”
副将连忙回道:“那就由我们,去邺城告诉他何为天命所归!”
……
不过,这两人不知道的是,身在邺城的并不是拓跋圭,而确确实实就是魏王后。
崔浩望着她伫立于城头的身影,有片刻的怔愣,还是选择从后方的楼梯拾级而上,来到了她的身后。“王后。”
刘夫人没有即刻回答,仿佛视线仍有一阵,停留在邺城残存着血色与焦黑痕迹的城头,直到崔浩准备再喊她一声的时候,她才忽然说道:“我已许久没有在外走动了。居然觉得这样一座破败的城池也格外有意思。嗤——”
“崔先生有何事要告诉我?”
“我们不能在邺城停留太久,这里只是我们的后方而已,不是我们要驻扎甚至是镇守的地方。”崔浩扬了扬手中的一封书信,“就在刚刚,我们的人还截获了一封密信,是由大应的将领传递回南方的。他们以为能将信混在燕国人彼此联系的密函当中,被我们忽略掉,却不知道当我们抵达邺城的时候,就不会允许任何人越过这边界!”
刘夫人眸光一转:“信上怎麽说?”
崔浩的后槽牙隐有发力:“负责协助燕国出兵向我大魏反击的,是那位楚王桓玄!不,现在应该称他为楚侯桓玄!您猜他是怎麽过来的?居然是渡海去的辽东!”
谁能想到啊,永安看起来一直在后方选拔贤才、治理内政,居然还能给桓玄以这样的一份信任,完全不怕他会在抵达辽东后裂土封王。
这份信任恐怕是任何一个做臣子的人都想要的。
但当这对君臣是他们的对手时,情况就没有那麽美妙了!
“在抵达中山后,他们一边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