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天幕: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1 / 7)
滚滚人头落地的谋逆世家若是听到了这样的一句,必定要怒骂出声。
但很遗憾,他们和天幕中提到的“傀儡皇帝”一样,没有了抗议的机会。
甚至天幕之下的世家还要更惨一些。
那天幕上的永安尚未真正摆脱东晋皇室的牵绊,只能在背后策划一场这样的杀戮,将那些会影响到变革的声音彻底铲除。到了台前,还得在明面上对他们的死亡表达两句哀叹,直到揭开真相的时候,才会彻底举起屠刀。可天幕下呢?
永安陛下的查抄灭族进行得毫不手软,谁让她的对手已如此可笑地将把柄递到了她的手中!
此刻少了一批应该再听听天幕处刑的观众,也丝毫不影响她在此刻的好心情。
“刘尚书,”她一边看着天幕,一边向刘穆之吩咐,“将天幕说的东西都记下来,用作查漏补缺。”
刘穆之颔首称是。
……
【从后世的角度分析,永安陛下无愧于是那个时代走在前列的先驱者。尤其是从卖家立场出发提出的一系枚举措,都让均田制在早期的发展中,没有给一部分人以扩张资产的机会,一直维持到它顺应生产力,被新的制度所取代。】
【我之前说过,永安陛下在理政上的观念远胜过她同时期的君主,因为她这一系列的措施,甚至可以在现代社会的福利保障中找到对照。】
【古代最重要的天灾,一个是旱灾,一个是蝗灾,这两者往往会关联发作。相比于旱灾蝗灾,雨雪灾害尤其是冬季的寒冷,杀伤力都没有那麽大。】
【在永安之前的时期,百姓抗旱的能力是非常薄弱的,作物本身的抗旱能力也有限。于是她相应地提出了两条律令。】
【一条,是改徭役为力役,将百姓普遍需要执行的徭役从早期的强制充军,改为挖掘水渠,修建蓄水水库,确保旱灾到来,还能有节省出的水源供给百姓和作物。】
【这一条政令在刚刚提出的时候,遭到了朝臣的极力反对,但架不住朝廷刚被一群野草一般的平民碾过了头顶,完全无法拒绝永安提出的“民本”挽救措施。反而是提出质疑的人,被迫将家中子弟送入了军中,来填补他们说的军中人力空缺。】
“陛下对他们未免也太好了……”刘义明嘟囔道,“这不是还在给他们立功升迁的机会吗?”
王神爱好笑地回她:“你觉得他们有你的本事?”
显然没有。所以这些送入军中的,按照她的猜测,与炮灰也没什么区别。
有了这样的反面案例,他们又怎敢再对已手握军权的永安有任何不满。
不仅不敢,还必须支持她的行动。反正旱灾若能平安渡过,起码也能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