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天幕之下的抉择(1 / 7)
越是简单直白的字越有杀伤力。
更何况,这还是一个“杀”字!
和孙恩这种虽然出身永嘉南渡世族,但更应算作寒门中草莽之辈的人,更是没法讲什么道理。
建康已破,皇帝在手,那就遵照永安所言,杀个血流成河!
……
杀!
……
【世家门阀的关系脉络,将建康城中的上等士族拧在一起。永安身居其中,却又早早跳了出去,不在乎将这些腐朽沉疴连根拔起。】
【于她而言可用的人才大多不在建康,如有必要,家人也已被接到了正在重建之中的洛阳。】
【身在建康的百官贵胄并未察觉到此举的异常,反而觉得,舍弃长江天险庇护之下的帝都,去一个三方,甚至是四方势力交会之地的洛阳,真是一个太不明智的决定。】
【但现在,他们应该看到,到底是谁更危险了。】
喊杀的信号席卷建康。
天幕上下的对照,让身在建康的朝臣一个个汗毛倒竖,脊背生寒。
仿佛此刻正在被兵马践踏的,不是那段发展里的建康,而是他们所住的地方。
被下达格杀令的,也不是那一个时空的人,而是他们。
更令人煎熬的是,天幕可一点都没打算将这一段一笔带过,显然也知道,像是这样的重头戏,又怎麽能够轻易地一笔带过。
【建康的官员根本不知道,原本还算坚固的城墙,到底是如何在一夜之间就已被人攻破。】
【他们也不知道,自家的皇帝虽然不如前面的那位一般是个傻子,但干出来的事情论起破坏力,论起自掘坟墓的威力,还要比傻子厉害得多。】
【在混战的号角吹响在建康的时候,城中的百姓紧闭门户、瑟瑟发抖,却从残破的窗口看到外面一队精兵直向官员宅邸而去,目标从来不是他们。】
【他们的目标,是那些平日里拿尽了好处的官员,是那些朝代更替后仍能身居高位的人。】
【当然,有人也会反抗的。】
【这些官员之中,有人还算有先见之明,当孙恩起义的消息传到建康的时候,就已调来了自家私兵,守在了京中宅邸之内……】
“可要是真有先见之明,不是应该先撤离建康吗?”人群中有人忍不住问道。
换一个时间,尚且无人胆敢议论贵人,但当天幕呈现的是这样一幅画面,当场便有人回道:“他们傲慢惯了,哪会想到,民愤也能掀翻建康的城墙。”
这话一出,众人顿时各自点头。
是啊,这些人傲慢惯了,太傲慢了!
在这个时候他们想到的,也只是让家里人看到有人守在门口,能及时将消息通报到他们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