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天幕:好像忘记了什么人(4 / 7)
别看先前洛阳没有明确的秩序划定,官员还早早跑回了建康,让此地简直像是一片由百姓自己治理的三不管地带,但每家每户种植的田地还是有限的。
他们会被其他的东西牵绊住手脚,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土地的耕作之中。
耕田的条件有限,工具也有限,让他们就算已将手脚并用,也至多在十亩田地上讨生活。
这个“五十亩”的提出,显然不仅仅是要将女子的待遇拉高上来,也释放着一个信号,那就是他们真能种这麽多的地。
“这就是永安陛下的本事吗……”
……
【永安的理由如下:】
【洛阳先前的战乱,以及迎战姚兴的战事,让此地有相当一部分的遗民的家庭中是缺少男户主的,这些人要如何愿意留在洛阳谋生,而不是变成流徙的难民?如果她们愿意留下来,在度过了朝廷优待洛阳的三年免税之后,她们要如何上缴税赋?】
【免税的政策,已经在流寓州的地界上证明了,不是一个可以长久持续的办法,反而会让一部分人落入更为困窘的境地。】
【那麽,不如按照她们的人数统一分地。】
【能不能开垦完这个面积的荒地,能不能将作物种下直到收获,那是她这位负责在前线坐镇的太后以及下面官员需要考虑的事情,不是约束百姓的理由!】
【其二,洛阳之战,除了刘裕在调兵遣将上的能力得到了证明,洛阳百姓也被朝廷誓抗敌军的决心所鼓舞,用自己的方式加入到了战场中。在战事上的表现,未见得女子就有所逊色。她们需不需要接受嘉奖?】
【以朝廷如今的财政情况,能确保军粮按需发放都已很不容易,额外的一应补给,几乎全靠“劫富济贫”,估计是拿不出来什么嘉奖的银钱。还不如将洛阳的地分给洛阳的人,以便将来能从此地得到税收的回馈。】
【其三,洛阳人口大大不足,若是按照昔年汉武帝的做法,就应该移民戍边,把荆州、扬州、尤其是那几个流寓州的百姓都往洛阳挪,可放在当今这种南北对峙的局面下,当年这些人要往南边逃命,现在又怎麽可能会愿意被迁移向北。或许还没到地方,人就已经都揭竿而起了。】
【那就只能先换一种方式,迂回着将人吸引到这里来。】
【南方的均田在执行起来仍会受到士族的影响,名义上的四十亩地,最后经过各方克扣,经历边界模糊的情况,余下的也就三十出头,但洛阳确实有这麽多地可分,习惯于偏安南方的贵族也不愿意到这里来淌这浑水,会不会有人愿意北上冒险?】
【当姚兴吐血而归,八关戍防更为严密的时候,这个冒险也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