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向关中而来的使者(5 / 7)
轻摩挲,营帐之中一时之间只听得到炭火的哔啵作响,直到一个声音重新响起在了帐中:“说说洛阳。”
崔浩的脸上不见拉锯得胜的喜悦,只平静地答道:“洛阳驻兵必然不多,但因民心向着永安,加上有人筹谋布局,防守远胜弘农。洛阳八关能被列为汉时屏障,也绝非只因地形位置而已。秦王若要速胜洛阳,光靠强硬手段可不够。”
“那麽崔先生的意思是?”姚兴徐徐发问。
同在帐中的众人,都已敏锐地留意到了姚兴对崔浩的称呼发生了变化。
都不知有没有到二十岁的崔浩,其实当不得先生二字,但他今日出使的种种表现,又仿佛真能担负起这个称呼。就连崔浩自己,也只是在稍纵即逝的意外后,仿若无事地接下了这个名头。
“在此之前,我想请问秦王一句话——蜀中情况如何?”
姚兴答道:“谯纵已抢先一步反叛,自立为王,号称成都王,一面让一支兵马北上汉中,作为策应,一面让两位使者前来关中向我表态。”
“但我猜,秦王并不信他们。”崔浩接道。
姚兴但笑不语。
这种话不必明说,大家彼此知道就好了。
蜀中的氐人不想跑到外面去打仗,不想和荆州兵交手,就能反过来把上面指挥的刺史宰了,难道现在就能脱胎换骨,愿意跑到更远的洛阳作战吗?
说什么笑话呢!
“那便只向他们借道借船借马,但不用他们的人。”崔浩下了判断。“至于要如何打洛阳,我想给秦王提一个特殊的建议。比如说——”
他的目光像是越过了营帐,看到了营帐之外交锋的战场,“对弘农诸县围而不攻,额外派出一队人马听我指挥。”
……
“桓将军!”
“桓将军……”
桓谦一一与这些凑上来的人打了招呼,认真地敷衍了诸如“陛下什么时候到洛阳”“洛阳百姓之后算什么籍贯”的问题,才终于找到了一个脱身的借口,和外头接应的下属会合到了一处。
下属瞧见,这位素来有些过于温和的桓氏将领,微不可见地松了一口气。
他忍不住提醒道:“其实您大可以和他们说明白的。”
桓谦摇了摇头:“你看到洛阳城中的情况了,你忍心吗?”
下属也跟着摇头。
桓谦心中暗叹,桓玄这位堂弟,真是给他安排了一个麻烦的任务。
他越过伊阙关,抵达洛阳的时候,头顶的天幕刚刚结束。
对于洛阳的百姓来说,他的到来,与神兵天降也没什么区别。
上一刻,天幕还在说,永安在洛阳打了一场漂亮的战役。下一刻,南方就有一路军队抵达了此